《拟唐塞下曲九首 其五》

时间: 2025-01-21 13:11:18

久在边城里,风霜不可论。

六亲皆骨朽,百战偶身存。

烽燧连天暗,沙尘惮日昏。

征人家万里,谁吊国殇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久在边城里,风霜不可论。
六亲皆骨朽,百战偶身存。
烽燧连天暗,沙尘惮日昏。
征人家万里,谁吊国殇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身处边塞的征人,在经历了长期的战争生活后,感慨身边的风霜与亲情的逝去。诗中的“六亲皆骨朽”表达了亲人都已去世的悲凉,“百战偶身存”则说明自己虽然幸存,但内心的创伤与孤独。烽火连天,沙尘迷日,更是渲染了边疆环境的艰苦与战乱的无情。最后一句“谁吊国殇魂”则是对国破家亡的深切哀痛与无奈的叹息。

注释

  • 边城:指边疆的城市,通常与战争相关的地方。
  • 风霜:比喻艰难困苦的环境。
  • 六亲皆骨朽:指亲人都已经去世,形容孤独与悲痛。
  • 百战偶身存:经过多次战斗,自己侥幸存活。
  • 烽燧:烽火台,古时用以传递战争消息。
  • 沙尘:边塞地区常见的沙尘暴,象征恶劣的自然环境。
  • 征人:指远征的士兵。
  • 国殇魂:指为国而死的人的灵魂,表达对战死者的哀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昌祺,明代诗人,生于动荡的历史时期,受到战争与社会动乱的影响。他的诗作多以边塞为题材,表现出对战乱的深刻反思和对生命的感慨,风格悲壮而深沉。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当时社会动荡、边疆战争频繁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对个人境遇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反映了士兵在战斗中经历的孤独与痛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四句的简洁形式,深刻地表现了边塞士兵的苦闷与孤独。开头两句“久在边城里,风霜不可论”,营造出一种长期在边疆生活的艰辛感。诗人用“风霜”象征了外部环境的恶劣,以及内心的苦楚。接着,诗人提到“六亲皆骨朽”,这句话表露了士兵在长期战争中失去亲人的悲痛,暗示了战争给家庭带来的毁灭性影响。

“烽燧连天暗,沙尘惮日昏”则通过描绘边疆的自然景观,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悲凉气氛。烽火台的暗淡和沙尘的肆虐,不仅是自然环境的写照,也象征着战争的严酷与不安。在最后一句“征人家万里,谁吊国殇魂”中,诗人发出对战死者的沉痛哀悼,表达了对国家衰败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鲜明,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与对生命的思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久在边城里:长时间待在边境城市,暗示了士兵的孤独与艰辛。
  • 风霜不可论:风霜之苦难以用言语描述,强调了环境的恶劣。
  • 六亲皆骨朽:亲人为战乱所亡,表达心灵的孤寂。
  • 百战偶身存:经历多次战斗,自己侥幸生存,反映了战斗的残酷。
  • 烽燧连天暗:烽火台的光明消失,象征着战争中的绝望。
  • 沙尘惮日昏:沙尘暴使得天色昏暗,暗示了自然与战争的双重压迫。
  • 征人家万里:征人的家庭远在万里之外,强调距离和思念。
  • 谁吊国殇魂:对为国捐躯者的悲痛哀悼,感叹无人关心国殇。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风霜”比喻为战争带来的苦难。
  • 对仗:如“烽燧连天暗,沙尘惮日昏”,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排比:通过连续的句式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战争带来的苦难和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表现了士兵在边疆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逝去亲人的哀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边城:象征战争的前线,代表孤独与战乱。
  • 风霜:象征艰难困苦,暗示内心的痛苦。
  • 烽燧:象征战争的信号,代表紧张与恐惧。
  • 沙尘:象征自然环境的恶劣,反映战场的艰辛。
  • 征人:代表为国征战的士兵,体现了责任与牺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六亲皆骨朽”指的是什么?

    • A. 亲人都已去世
    • B. 亲人都在身边
    • C. 亲人身体健康
    • D. 亲人正在远行
  2. “烽燧连天暗”中的“烽燧”指的是什么?

    • A. 战争的开始
    • B. 烽火台
    • C. 军队的集结
    • D. 边疆的风景
  3. 诗的最后一句“谁吊国殇魂”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胜利的庆祝
    • B. 对战死者的哀悼
    • C. 对未来的希望
    • D. 对战争的赞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高适的《别董大》
  • 王昌龄的《出塞》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边疆的景象,但李昌祺的诗更倾向于表达个人的痛苦与孤独,而王之涣则更多地表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豪情壮志。李昌祺以悲情为主,王之涣则以壮志凌云为主,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