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寐
作者: 高其倬 〔清代〕
萤流高屋影相追,
水外疏星拂地垂。
吹绉葛衣风渐紧,
滴残莼梦漏初迟。
三秋似月才生魄,
四序如花半在枝。
砧韵虫声愁几许,
旅人双鬓最先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萤火虫的光影在高屋上追逐,水边稀疏的星星轻轻垂落在地面。微风渐紧,吹动着薄葛衣,莼菜的梦境在滴水声中逐渐模糊。三秋的夜晚,像月光刚刚照射出灵魂,四季的花朵,只有一半依然挂在枝头。砧板的韵律与虫声交织在一起,旅人心中忧愁,鬓边的白发最能感知时间的流逝。
注释:
- 萤流:指萤火虫的光影。
- 高屋:高高的房屋。
- 疏星:稀疏的星星。
- 拂地:轻轻触及地面。
- 绉葛衣:指一种轻薄的衣物,葛为植物名,这里形容衣服轻薄。
- 莼梦:莼菜的梦,莼菜是一种水生植物,常用作诗中抒情。
- 滴残:滴落的残余,形容梦境的模糊。
- 三秋:指秋天的第三个月,象征着深秋。
- 砧韵:砧板上敲打的声音,通常指做饭时发出的声响。
- 虫声:虫鸣的声音。
典故解析:
“莼菜”出自《诗经》,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象征柔美与清幽。在诗中,莼梦的意象也反映了诗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而“砧韵”则暗含了生活的琐碎与现实的无情,形成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其倬(约1620-1690),字子云,号曙轩,清代诗人,生于明末。他的诗风多具清新自然之韵,作品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深切体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动荡的时代,作者在经历了明清更替的社会动乱后,心境更加沉郁,常常通过夜晚的景象与个人的情感交织,表达对生命、时光和归属的思索。
诗歌鉴赏:
《不寐》是一首描写诗人夜晚不眠的心境的作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悠远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开篇用“萤流高屋影相追”描绘夜晚的宁静与美丽,萤火虫的光点与高屋的影子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接着通过“水外疏星拂地垂”,将目光转向水边的星空,描绘出一种空灵与孤独的感觉。
诗中提到的“吹绉葛衣风渐紧”,不仅描绘了夜晚的微风,更是暗示了季节的变换与诗人内心的紧张情绪。最后,诗人通过“旅人双鬓最先知”,深刻地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双鬓白发象征着岁月的积累与人生的感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萤流高屋影相追:萤火虫的光影在高屋上追逐,描绘出夜晚的宁静与美丽。
- 水外疏星拂地垂:水边稀疏的星星轻轻垂落在地面,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
- 吹绉葛衣风渐紧:微风渐紧,轻薄的衣物被吹动,暗示了季节的变化。
- 滴残莼梦漏初迟:梦境逐渐模糊,反映了诗人思绪的散乱与迷惘。
- 三秋似月才生魄:深秋的夜晚如月光般照耀,象征着灵魂的觉醒与思考。
- 四序如花半在枝:四季如花般绚烂,但仍有一半在枝头,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
- 砧韵虫声愁几许:砧板的声响与虫鸣交织,表达了生活的琐碎与情感的愁苦。
- 旅人双鬓最先知:旅人双鬓白发,象征着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萤流”形象地比喻了萤火虫的光影,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拟人:如“星拂地垂”,赋予星星以行动,增加了画面的动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三秋似月”和“四序如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生命短暂的思考,展现了孤独、思乡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萤火虫:象征着梦幻与希望。
- 水边星空:象征着孤独与思索。
- 葛衣:象征着轻盈与无奈。
- 莼菜:象征着柔美与思乡。
- 双鬓白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萤流高屋影相追”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热闹的市集
B. 宁静的夜晚
C. 烟花绚烂 -
诗中提到的“砧韵虫声”反映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忧愁
C. 无聊 -
“旅人双鬓最先知”中的“旅人”暗示了什么? A. 旅行的快乐
B. 时间的流逝
C. 孤独的状态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通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表达了孤独与宁静的情感,与高其倬的《不寐》有相似之处,均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高其倬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