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扬州旧宅 其一》

时间: 2025-01-26 06:13:13

维舟重到绿杨城,门巷萧条转眼更。

邻妪相逢应识我,隔墙曾听读书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维舟重到绿杨城,
门巷萧条转眼更。
邻妪相逢应识我,
隔墙曾听读书声。

白话文翻译:

我再次乘舟来到绿杨城,
门前的巷子已显得荒凉,
与邻居的老婆子相遇,她应该认识我,
因为曾经隔着墙听到我读书的声音。

注释:

  • 维舟:指小舟,这里指诗人乘坐的小船。
  • 重到:再次到达。
  • 绿杨城:指扬州,因城中绿杨成荫而得名。
  • 门巷:门前的小巷。
  • 萧条:形容冷清、荒凉的状态。
  • 邻妪:邻居的老妇人。
  • 应识我:应该认识我。
  • 隔墙:指两家墙壁相隔。
  • 读书声:指诗人读书时的声音。

典故解析:

“读书声”在古代文化中常常象征着学问和读书人的修养与气质。诗人通过邻人的回忆,传递出一种怀旧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骆绮兰,清代女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她的诗作多表现出清新婉约的风格。其作品常以细腻的描写和深远的情感而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重游扬州,经过时间的变迁,城市的变化让她感到无比惆怅。诗中所描绘的环境和心境,反映了她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当下的感慨。

诗歌鉴赏:

《重过扬州旧宅 其一》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感的诗作。诗人在重游昔日的旧地时,感受到的并不仅仅是外在环境的变化,更是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首句“维舟重到绿杨城”,简单明了地交代了诗人的重游,接下来的“门巷萧条转眼更”则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呈现出一种冷清的氛围,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邻妪相逢应识我”一句,既是对过往的回忆,也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虽然时光荏苒,但那份曾经的熟悉感依然存在。最后一句“隔墙曾听读书声”则通过声音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怀旧的情感,仿佛又将诗人带回到当年的时光。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对过往岁月的深切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维舟重到绿杨城:说明诗人再次乘舟来到扬州,点明了地点和时间。
  2. 门巷萧条转眼更:描绘了昔日繁华如今的荒凉,突出了变化的迅速与无奈。
  3. 邻妪相逢应识我:表达了诗人与邻居之间的熟悉感,暗示着人情的温暖。
  4. 隔墙曾听读书声:通过声音的回忆,传达了诗人对过去学术生活的怀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门巷萧条”与“隔墙曾听”,形成了对称的意象。
  • 拟人:环境的描写如“门巷萧条”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无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怀旧”主题展开,表达了诗人对昔日生活的思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杨城:象征着生机与历史的积淀。
  • 门巷:代表家庭与生活的场所,蕴含着亲切感。
  • 读书声: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重游的是哪个城市? A. 南京
    B. 扬州
    C. 苏州
    D. 北京

  2. 诗中提到的“邻妪”是指什么? A. 年轻女子
    B. 老人
    C. 邻居的女人
    D. 学者

  3. “隔墙曾听读书声”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邻居的怀念
    B. 对知识的追求
    C. 对过去的怀念
    D. 对时间的无奈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王之涣
  • 《月下独酌》 by 李白

诗词对比:

可以将此诗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对比,探讨两者在怀旧情感与自然描写中的异同,发现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对时间流逝的不同理解与表现。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骆绮兰诗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