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晴》
时间: 2025-01-25 23:35: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晴
燕子来时,清明过了,桃花乱飘红雨。
倦客凄凉,千里云山将暮。
泪眸回望,人在玉楼深处。
向此多应念远,凭栏无语。
芳菲可惜轻负。
空鞭弄游丝,帽冲飞絮。
恨满东风,谁识此时情绪。
数声啼鸟,劝我不如归去。
纵写香笺,仗谁寄与。
白话文翻译:
燕子飞来的时候,清明节已经过去,桃花如雨般纷纷飘落。
疲惫的客人感到凄凉,千里之外的山云正渐渐暗淡。
泪眼回望,远方的人在玉楼深处。
在这样的景象中,想念的情感愈发浓厚,凭栏而立无言以对。
花香和美好的时光可惜轻易错过。
空荡荡的马鞭轻拨着游丝,帽子在微风中迎着飞絮。
心中的怨恨在东风中充满,谁能理解此时的情绪?
几声鸟鸣,劝我不如早些回去。
即便写下香笺,寄给谁呢?
注释:
- 燕子:春天的使者,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清明: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春季,象征着春光明媚。
- 桃花乱飘红雨:形容桃花盛开,花瓣纷飞的景象,意象美丽而忧伤。
- 倦客:疲惫的旅人,体现诗人的孤独感。
- 玉楼:指奢华的楼阁,可能暗指远方的故人或理想的归宿。
- 东风:春风,带来温暖和生机,也带来了诗人的情绪。
- 香笺:泛指写信的纸,表达情感的媒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端礼,字公弼,号静斋,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天,诗人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感受到季节变换带来的情感波动,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惆怅。
诗歌鉴赏:
《春晴》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通过春天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诗开头描绘了燕子归来的春日情景,清明节后的桃花如雨般纷飞,营造出一种温柔而又略带忧伤的气氛。接着,诗人以“倦客”自喻,表达了在这美好春景中,自己却感到的凄凉和疲惫。
诗中的“泪眸回望”表现了对远方人的深切思念,似乎在诉说着无法相聚的无奈。接下来的“凭栏无语”则展现了诗人对景色的静默感受,内心的情感波动无处倾诉。诗人在“芳菲可惜轻负”中感叹时光的流逝与花开的短暂,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惋惜。
后面的几句则通过描写春风、飞絮、啼鸟等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尤其是“恨满东风”,将春风与心头的怨恨结合,更显得情感深邃。最后的“纵写香笺,仗谁寄与”更是点明了诗人孤独的心境,写下的情感又能寄给谁呢?
整首诗将春天的美好与诗人的孤独、思念相结合,展现了一幅既美丽又略显悲凉的画面,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燕子来时,清明过了,桃花乱飘红雨:春天的标志,燕子的归来和桃花的盛开。
- 倦客凄凉,千里云山将暮:旅人在美丽的春日中却感到孤独。
- 泪眸回望,人在玉楼深处:思念远方的人,感到分离的痛苦。
- 向此多应念远,凭栏无语:在这美丽的时刻,想念愈发浓厚,却无法表达。
- 芳菲可惜轻负:感叹美好时光的易逝。
- 空鞭弄游丝,帽冲飞絮:描绘春风中轻盈的景象,暗含心情的轻愁。
- 恨满东风,谁识此时情绪:春风虽美,却无法解开心中的苦闷。
- 数声啼鸟,劝我不如归去:鸟鸣声劝说诗人回家,表现出内心的挣扎。
- 纵写香笺,仗谁寄与:写信又能寄给谁,表达了孤独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桃花比作红雨,生动形象。
- 拟人:春风、啼鸟等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如“倦客凄凉”和“千里云山”,增强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对远方人深切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反映了春天的美丽与人心的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子:春天的象征,带来生机。
- 桃花:美丽而短暂,象征青春与爱情。
- 东风:温暖的春风,带来希望与怨恨。
- 玉楼:远方的理想或人,象征高远的追求。
- 啼鸟:自然的声音,劝说与提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燕子来时,春天的标志是什么?
- A. 清明
- B. 立秋
- C. 冬至
-
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感叹是通过哪个意象表现的?
- A. 桃花
- B. 东风
- C. 云山
-
诗中“泪眸回望”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欢愉
- B. 忧伤
- C. 无聊
答案:
- A. 清明
- A. 桃花
- B. 忧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思乡之情。
- 《春望》(杜甫):描绘春天与忧国忧民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春晴》与《静夜思》,前者更多地描绘春天的景色与个人情感的孤独,后者则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夜晚的静谧。两者都表现了思念,但题材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关于宋代诗人的作品集。
- 《诗经》:古代诗歌的经典,了解诗歌的传统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