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访道人于宝林庵阁限韵》

时间: 2025-01-23 11:01:54

春深云阁始经过,水面青钱已长荷。

红粉色空消世幻,黄庭香透袅烟萝。

风清法座猿听讲,日静禅林鸟和歌。

参谒特来求半偈,回头苦海息狂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暮春访道人于宝林庵阁限韵
作者: 黎存爵 〔明代〕

春深云阁始经过,
水面青钱已长荷。
红粉色空消世幻,
黄庭香透袅烟萝。
风清法座猿听讲,
日静禅林鸟和歌。
参谒特来求半偈,
回头苦海息狂波。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深处,云雾缭绕的山阁开始显现,
水面上青色的荷叶已经长出。
红粉的花朵似乎消散了世间的幻影,
黄庭的香气透过袅袅的烟雾飘散。
清风拂过法座,猿猴在静静地听讲,
阳光照耀下,禅林中鸟儿和谐地歌唱。
我特意来参拜,想求得一段禅理,
回头看那苦海,愿能平息心中的狂波。


注释

字词注释

  • 云阁:指高耸的山阁,云雾缭绕之处。
  • 青钱:指青色的荷叶,象征生机。
  • 红粉色空:形容花朵的颜色,表达其虚幻。
  • 黄庭:指道教经典《黄庭经》,象征清静之地。
  • 法座:佛教讲经说法的地方。
  • 半偈:指佛教中的偈语,求得一段启示。
  • 苦海:比喻世间的苦难。

典故解析

  • 黄庭经:道教经典,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 苦海:佛教用语,表达生死轮回和世间苦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黎存爵,明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暮春,诗人造访宝林庵,意在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反映了他对禅宗思想的向往。


诗歌鉴赏

《暮春访道人于宝林庵阁限韵》是黎存爵在春末时节所作,整首诗蕴含了丰富的自然意象与哲理思考。诗的开篇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云阁与水面的荷叶,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美丽。接着,诗人通过“红粉色空消世幻”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淡薄与超然,与道教思想相呼应。随着诗句的深入,作者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法座,猿猴听讲、鸟儿和歌的场景,构建出一种超然的禅意生活。

诗的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访道求悟的目的,渴望从中获得解脱,回头望向苦海,渴望平息心中的狂波。这种情感的流露,使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深云阁始经过:诗人描绘春天的深处,云雾缭绕的山阁显现,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水面青钱已长荷:春天的生机,青荷在水面上生长,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 红粉色空消世幻:花朵的美丽终将消逝,暗含世事无常与虚幻。
  • 黄庭香透袅烟萝:道教的宁静之地,香气袅袅,营造出一种超脱的境界。
  • 风清法座猿听讲:清风中,猿猴静静地听讲,体现出一种自然与和谐。
  • 日静禅林鸟和歌:阳光下,禅林中鸟儿和谐歌唱,展现了生命的美好。
  • 参谒特来求半偈:诗人到来是为了寻求智慧与启示。
  • 回头苦海息狂波:希望能够从苦海中解脱,平息内心的波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苦海”,传达生死轮回的哲理。
  • 拟人:猿猴听讲、鸟儿和歌,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春深云阁”和“水面青钱”,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内心宁静与智慧的追求,体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与希望。
  • 云阁:代表高远与宁静。
  • 青钱:生机与繁荣。
  • 红粉色:虚幻与美丽。
  • 黄庭:清静与智慧。
  • 法座:寻求与启示。
  • 苦海:人生苦难与困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庭”象征什么?
    A. 自然之美
    B. 清静之地
    C. 繁华世界
    D. 生命轮回

  2. “回头苦海息狂波”中,诗人渴望什么?
    A. 财富
    B. 和平
    C. 解脱
    D. 名声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人生的思考
    C. 对财富的追求
    D. 对名利的渴望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自然与人生哲理。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表达对生命与离别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黎存爵与王维的作品:两者都强调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但黎存爵更侧重于禅意的追求,而王维则更显孤寂与哲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作品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与人生:从诗看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