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咏红白梅》
时间: 2025-01-11 22:38: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阳台·咏红白梅
作者: 许禧身 〔清代〕
赤若丹砂,洁如美玉,窥来密密疏疏。
斜插横枝,其中静趣偏殊。
愁肠流水抛还转,却输他雅意纾徐。
尽林逋。香影描摹,一例横铺。
孤高不与群芳共,倚寒窗伴我,清夜愁余。
点额宫妆,笑他日久容枯。
琼姿耐得春光半,惜残红欲埽难除。
嫩凉初。飘泊怜渠,明月前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红白梅花的美丽与孤傲。红梅如同丹砂般鲜艳,白梅洁白如美玉,细看之下,花枝的密与疏显得别有趣味。梅花斜插在横枝上,静谧之中更显得各自的独特。愁绪如流水般不断流转,却不及梅花那种雅致的情趣,让人感到舒缓。诗中提到林逋,指的是古代诗人林逋,他以梅花而闻名,暗示梅花的香影如同他的诗作一样,广泛流传。梅花孤高,不与百花争艳,独自倚靠在寒窗前,伴随我在清冷的夜晚,愁绪难以消散。点缀的妆容仿佛在嘲笑她日渐枯萎的容颜。梅花的姿态能够耐受春光的一半,但对那即将凋零的残红感到惋惜,难以清扫。初春的凉意里,似乎也让人感到对梅花的怜惜,在明月下,默默耕耘。
注释
- 赤若丹砂:红色如同丹砂,形容红梅的艳丽。
- 洁如美玉:形容白梅的洁白如玉。
- 窥来密密疏疏:细看梅花的开合,密集与稀疏的状态。
- 愁肠流水:比喻愁苦如流水般不断流动。
- 林逋:唐代诗人,以梅花著称,常与梅花联系。
- 香影描摹:梅花的香气与影子如同画作般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禧身,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擅长描绘梅花等植物,富有个人特色。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梅花盛开之时,诗人借梅花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士人的孤傲与对美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高阳台·咏红白梅》通过红白梅花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开篇用鲜艳的红梅和洁白的白梅作为引子,生动地勾勒出梅花的美丽与独特。诗中对梅花的细腻描写,暗示着诗人对生命短暂和美好事物的珍惜。接着,愁绪如流水般流转,似乎在传达一种无奈与对过往的怀念,这种情感随着梅花的香气弥散开来,渗透在每一个细节中。
诗人的孤高不与群芳同争,表现了其独立的个性和对世俗的超脱。在寒窗独处的清夜,愁绪围绕,似乎在诉说着对梅花的深切眷恋与惋惜。对梅花的“日久容枯”的嘲讽,反映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与悲伤。整体来看,诗人通过梅花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的珍惜,反映了清代士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赤若丹砂,洁如美玉:用鲜明的色彩对比来描绘梅花的美丽。
- 窥来密密疏疏:通过观察梅花的状态,揭示出其中的趣味。
- 愁肠流水抛还转:表明内心的愁苦如流水般难以消散。
- 却输他雅意纾徐:梅花的雅致让人感到舒缓,胜过愁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丹砂和美玉,增强视觉效果。
- 拟人:将梅花的情感赋予人性,让其更加生动。
- 对仗:使用工整的对仗句式,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梅花的美丽与孤傲,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也表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梅:象征热烈、坚韧。
- 白梅:象征纯洁、高洁。
- 寒窗:代表孤独与内心的沉思。
- 愁肠流水:象征无尽的忧伤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赤若丹砂”形容的是哪种梅花?
- A. 红梅
- B. 白梅
- C. 黄梅
-
诗中提到的“林逋”以什么著称?
- A. 竹子
- B. 梅花
- C. 竹笛
-
诗人用什么来描述愁苦的情感?
- A. 风
- B. 流水
- C. 雨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自华《梅花》
- 王安石《梅花》
诗词对比
- 朱自华的《梅花》:同样描绘了梅花的孤傲与美丽,但更强调梅花在逆境中的坚韧,与许禧身的作品形成对照。
- 王安石的《梅花》:通过梅花的清香来比喻高洁的品德,与《高阳台·咏红白梅》的孤独情绪相互映衬。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选》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