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时间: 2025-01-11 21:48: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阳台
作者: 赵庆熹 〔清代〕
明白梨花,昏黄杨柳,生来都会魂消。
如雪如丝,一般各度春宵。
重门深闭葳蕤锁,只相思梦不关牢。
漏迢迢。醒也今朝,睡也今朝。
铜盘尚记承红泪,记封题罗帕湿裹鲛绡。
愁煞双鳞,何曾信息如潮。
人间容易裴航老,盼云英目断蓝桥。
尽无聊。酒尽三杯,烛换三条。
白话文翻译:
白色的梨花和昏黄的柳树,都是让人魂牵梦绕的景象。
如雪如丝的春宵,仿佛每一夜都在重复。
深重的门紧闭,锁住了葳蕤的花草,只剩下相思的梦,无人能监控。
钟声悠长,醒来今朝,睡去也是今朝。
铜盘依然记得泪水,记得那封存的手帕湿透了鲛绡。
愁苦得难以忍受,何时能收到你的消息如潮水般涌来?
世间容易让人老去,盼望着云英的身影在蓝桥断绝。
一切都无聊,酒喝尽了三杯,烛光换了三条。
注释:
- 明白梨花:明亮的梨花,象征春天的美好。
- 昏黄杨柳:黄昏时分的杨柳,代表着柔情与思念。
- 魂消:心神迷失,形容思念之苦。
- 重门深闭:形容内心的封闭与孤独。
- 铜盘:指盛放酒水的器皿,象征着记忆与回忆。
- 承红泪:泪水承载着思念的情感。
- 鲛绡:一种轻盈的丝绸,象征着柔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庆熹,清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与抒情,作品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他的诗风细腻,情感真挚,常以自然景物传达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春天的夜晚,诗人借助梨花和杨柳的意象,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爱人的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爱情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高阳台》是一首充满春意与细腻情感的词作。诗中用梨花和杨柳的意象,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美丽画卷,展现出自然之美与人的思情。诗人通过对春宵的描写,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重门深闭与相思梦的结合,透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
在诗的后半部分,铜盘的泪水与封存的手帕,象征着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爱的无尽思念。诗人感慨人世易老,时间无情,表现出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最后的“尽无聊”与“酒尽三杯”的描写,揭示了内心的空虚与对生活的无奈。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表现了浓烈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明白梨花,昏黄杨柳:春天的景色,象征着美好但又易逝的情感。
- 生来都会魂消:思念之情令人神魂颠倒。
- 如雪如丝,一般各度春宵:春宵的美丽与短暂。
- 重门深闭葳蕤锁:内心的封闭与孤独,无法与外界沟通。
- 只相思梦不关牢:梦中相思,无法逃脱。
- 漏迢迢:时间流逝,感觉无尽。
- 铜盘尚记承红泪:过去的记忆依然清晰。
- 愁煞双鳞,何曾信息如潮:思念的愁苦,无从得知对方的消息。
- 人间容易裴航老:时间流逝,人生易老。
- 盼云英目断蓝桥:对爱人的渴望与期盼。
- 尽无聊:内心的空虚与无奈。
- 酒尽三杯,烛换三条:生活的琐碎与无聊。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梨花”、“杨柳”比喻美好的爱情。
- 拟人:铜盘记得泪水,赋予物体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出一种细腻而深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梨花:象征纯洁、美好。
- 杨柳:象征柔情与思念。
- 春宵:象征爱情的美好时光。
- 铜盘:象征记忆与往事。
- 酒:象征生活的消遣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梨花”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短暂
- B. 爱情的美好
- C. 友情的深厚
- D. 自然的和谐
-
诗中“重门深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生活的满足
- B. 对孤独的感慨
- C. 对旅行的向往
- D. 对家庭的思念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声声慢》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声声慢》同样描写思念之情,但更加强调女性的内心感受与生活困境。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则融合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情感较为豪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