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曲十首 其三》

时间: 2025-01-27 03:29:00

街衢巷陌人如蚁,箫鼓弦歌昼似年。

着意挽回和气早,地偏东海得春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阳春曲十首 其三
街衢巷陌人如蚁,
箫鼓弦歌昼似年。
着意挽回和气早,
地偏东海得春先。

白话文翻译:

在热闹的街道和小巷中,行人如同蚂蚁般密集,
乐器声和歌声在白昼中响起,仿佛一年都已过去。
我努力想要早早恢复和睦的气氛,
可偏偏在东海地区,春天却来得更早。

注释:

字词注释:

  1. 街衢:指街道、十字路口。
  2. 巷陌:指小巷、街道。
  3. :比喻人多而密集。
  4. 箫鼓弦歌:指各种乐器和歌声。
  5. 着意:用心、专心致志。
  6. 挽回:恢复、挽救。
  7. 和气:融洽的气氛,和睦的关系。
  8. 东海:指中国东部的海域,象征着春天的早来。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东海得春先”暗示了春天早来的特征,可能与地理和气候相关,体现了地域差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深,明代诗人,以工整的诗风和清新的意象著称,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代。他的创作往往表现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阳春时节,正是万物复苏、春光明媚之时,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和谐的渴望。

诗歌鉴赏:

《阳春曲十首 其三》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人们的活动,展现了春天带来的生机与希望。首句“街衢巷陌人如蚁”形象而生动,展现了繁忙的城市生活,行人如同蚂蚁般繁多,给人一种热闹非凡的感觉。接着“箫鼓弦歌昼似年”,通过乐器的声音传达出春天的欢乐气氛,令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的乐园。诗人在这里用“昼似年”的夸张手法,表达了春天的美好使人感到时间的流逝变得缓慢而悠长。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着意挽回和气早”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关注与努力,强调了和气的重要性。而“地偏东海得春先”则用地理位置来暗示不同地方春天到来的差异,令人感受到春天的珍贵与来之不易。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还蕴含了诗人对和谐人际关系的向往,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街衢巷陌人如蚁:在街道和小巷中,行人如同蚂蚁般密集,描绘了繁华热闹的场景。
  2. 箫鼓弦歌昼似年:乐器声和歌声在白天响起,仿佛时间过得很快,表达了春天的欢乐。
  3. 着意挽回和气早:诗人努力想要恢复和睦的气氛,显示出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4. 地偏东海得春先:春天在东海地区来得更早,暗示地域差异与春天的珍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比作蚂蚁,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繁忙的城市生活。
  • 夸张:用“昼似年”强调春天的美好与时间的流逝,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和谐人际关系的渴望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春天不仅是自然的复苏,也是人心的回暖,诗人试图通过努力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生机、希望与和谐。
  2. 街巷:代表着社会生活的繁忙与多样性。
  3. 乐器声:象征着欢乐与生活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街衢巷陌人如蚁”用来形容什么?

    • A. 行人的数量
    • B. 街道的宽度
    • C. 春天的气候
    • D. 乐器的声音
  2.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 A. 和气的气氛
    • B. 自然的变化
    • C. 生活的乐趣
    • D. 诗歌的创作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 《春晓》 - 孟浩然

诗词对比:

陆深的《阳春曲十首 其三》与孟浩然的《春晓》均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陆深更强调了人际关系的和谐,而孟浩然则专注于自然景色的描写。两者在意象上虽有交集,但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陆深研究》
  • 《古诗词赏析技巧》
  • 《中国古代诗歌流派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