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慢 探梅》
时间: 2025-01-26 02:07: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亭怨慢 探梅》
作者: 李慎溶 〔清代〕
是谁访孤山前道。
几日诗魂,被花相恼。
暗瓦残霜,故溪新雪候犹早。
梦游程熟,峰影下,天凄窈。
此度见峨妆,定不惜年光轻老。
寒悄。
甚愁鬟压整,冷落水边人缟。
多情翠羽,忍忘却绮窗音报。
正怅惘菊尽篱根,又萦惹吹香吟抱。
待唤起娉婷,一笛迢迢飞到。
白话文翻译
是谁在孤山前的小路上探访?
几天以来,诗魂被花儿所困扰。
屋顶的残霜还未融化,溪水的新雪却还在等待。
梦中游历已熟悉,在峰影之下,天色显得凄凉幽暗。
这次见到的山妆,必定不惜光阴而轻言老去。
寒风微微,
更是愁苦,鬓发压得整齐,却冷落了水边的人儿。
多情的翠羽,怎能忘却那绮窗的音信。
正怅惘于菊花已尽、篱笆根旁,又被那吹香的吟唱所萦绕。
期待唤醒那轻盈的身影,一声笛音迢遥飞来。
注释
- 孤山:指山中幽静的地方,常象征隐逸与闲适。
- 诗魂:指诗人的灵感与情感。
- 暗瓦:指屋顶的黑色瓦片,暗示阴冷的气候。
- 峨妆:形容山的妆饰,意指山的美丽景色。
- 娉婷:形容女子的轻盈身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慎溶(生年不详-约1735年),清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深邃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常蕴含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长亭怨慢 探梅》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雅士对梅花的高度欣赏和追逐。梅花作为孤傲与高洁的象征,常用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志向。
诗歌鉴赏
本诗以抒情为主,描绘了孤山前的幽静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开头以问句引入,营造出一种访客的神秘感和孤独感。接下来的描写通过“几日诗魂,被花相恼”展现了诗人对花的感知与困扰,隐含了对春天的期待与无奈。
全诗的意象多样,暗瓦、残霜、新雪等元素交织出一种冷清、孤寂的氛围。诗中“寒悄”二字,传达出一种低沉的情绪,进而引出对身边人的冷落与愁苦。翠羽与绮窗音报的结合,既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又暗示着对往昔的怀念。
最后,笛声的迢遥飞来,象征着对美好情感的期盼与召唤,给全诗带来了一丝温暖的余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是谁访孤山前道:引入,表现孤独的访客情景。
- 几日诗魂,被花相恼:诗人被花的美丽吸引,但又感到困扰。
- 暗瓦残霜,故溪新雪候犹早:描绘了阴冷的天气与自然景色的变化。
- 梦游程熟,峰影下,天凄窈:梦中游历已熟悉,但天色却显得悲凉。
- 此度见峨妆,定不惜年光轻老:对山景的欣赏,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 寒悄:体现出一种冷清的氛围。
- 甚愁鬟压整,冷落水边人缟:表现对身边人的怅惘与冷落。
- 多情翠羽,忍忘却绮窗音报:表达对美好回忆的留恋。
- 正怅惘菊尽篱根,又萦惹吹香吟抱:感叹花期已尽,内心的感伤。
- 待唤起娉婷,一笛迢迢飞到:期待美好情感的重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情相结合,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拟人:如“诗魂被花相恼”,赋予了诗魂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表达,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与内心的孤独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山:象征孤独与隐逸。
- 诗魂:代表灵感与创作的冲动。
- 寒霜:象征冷清的气候与心境。
- 翠羽:象征美好的事物和情感。
- 笛音:象征期待与召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慎溶的《长亭怨慢 探梅》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孤独与期待
B. 喜悦与欢笑
C. 愤怒与悲伤 -
诗中提到的“寒悄”指的是什么? A. 温暖的阳光
B. 冷清的氛围
C. 繁华的景象 -
“翠羽”象征什么? A. 冷漠
B. 美好事物
C. 伤痛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更注重国事与忧国情怀。
- 《如梦令》:表现了对美好情感的怀念与追求,情感更加细腻柔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李慎溶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梅花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