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沙
蔡伸 〔宋代〕
紫燕双双掠水飞。
廉纤小雨未成泥。
篱边开尽野蔷薇。
会少离多终有恨,
暂来还去益堪悲。
后期重约采莲时。
白话文翻译
在水面上,成双的紫燕飞掠而过。
细小的雨丝尚未落成泥土。
篱笆边的野蔷薇已经开尽。
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离别却无尽,总会留下遗憾,
短暂的相聚又将增添更多的忧伤。
期待下次再约在采莲的时候。
注释
- 紫燕:指的是一种紫色的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
- 掠水:快速划过水面,表现燕子的灵动与轻快。
- 廉纤:形容细小的雨丝。
- 蔷薇:一种野生的花,象征美好和短暂。
- 会少离多:相聚的时间少,离别的时间多,表达对离别的无奈。
- 益堪悲:更让人感到悲伤。
- 重约采莲时:期待再次相聚的时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蔡伸,字汝言,号白云,宋代词人,生平事迹较少流传,但其词作以清新婉约著称,常表现对自然美的热爱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作者生活的某个春夏交替的时节,描绘了春日的景象与离愁别绪,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诗歌鉴赏
《浣溪沙》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开篇以“紫燕双双掠水飞”引入,燕子的身影轻盈地穿过水面,给人以春天生机勃勃的感觉。紧接着,诗人提到“廉纤小雨未成泥”,细雨虽轻,但尚未滋润大地,暗示着情感的流动与未成形的思绪。
“篱边开尽野蔷薇”一句,表现出花朵的盛开与凋谢,象征着年轻时光的短暂与美好。接下来的“会少离多终有恨”,则直接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惋惜,情感愈发浓烈。最后一句“后期重约采莲时”,不仅展现出对未来重聚的期待,也隐含了对往昔的留恋。
整个词作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融入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整体上,诗词风格清新,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紫燕双双掠水飞:描绘春天里,成双的紫燕飞过水面,生动地展现出春的活力。
- 廉纤小雨未成泥:细雨尚未成泥,象征着春天的柔情与未成形的情感。
- 篱边开尽野蔷薇:蔷薇盛开后即将凋谢,暗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
- 会少离多终有恨:相聚的时间短,离别的时间长,表达对离别的无奈和遗憾。
- 暂来还去益堪悲:短暂的相聚反而让人更加悲伤。
- 后期重约采莲时:期待在未来再次相聚的时刻。
修辞手法:该诗运用了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如“紫燕双双”以双数形式增强了生动感;“小雨未成泥”则通过细致描写表现了春雨的轻柔。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色与离别情感的结合,表现了对爱情、友情的珍惜和对短暂人生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燕:象征春天与爱情的开始。
- 小雨:象征柔软的情感与思念。
- 野蔷薇:象征青春、爱情的美好与短暂。
- 采莲:象征未来的美好约定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一句描写了春天的景象? A. 会少离多终有恨
B. 紫燕双双掠水飞
C. 后期重约采莲时 -
诗中提到的“野蔷薇”象征什么? A. 离别的痛苦
B. 美好与短暂
C. 春天的到来 -
“暂来还去益堪悲”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兴奋
B. 悲伤
C. 平静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更漏子》
诗词对比: 可将蔡伸的《浣溪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分析两位诗人对春天与离愁的不同表达。蔡伸通过自然景物描绘情感,而李清照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对爱情的深切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