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用卢赞元韵别彭城)》
时间: 2025-04-29 01:36: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用卢赞元韵别彭城)
作者: 蔡伸 〔宋代〕
醉击玉壶缺,恨写绿琴哀。悠悠往事谁问,离思渺难裁。
绿野堂前桃李,燕子楼中歌吹,那忍首重回。
唯有旧时月,远远逐人来。小庭空,清夜永,独徘徊。
伴人幽怨,一枝潇洒陇头梅。肠断云帆西去,目送烟波东注,千里接长淮。
为我将双泪,好过楚王台。
白话文翻译:
醉酒时敲响玉壶中的缺口,心中恨意难以用绿琴的哀伤来表达。往昔的事情无人问津,离愁恰似那无边无际,难以裁剪。
在绿野的堂前桃李盛开,燕子在楼中高歌,怎忍心再次回首?唯有那旧时的明月,远远地追随着人影而来。小院空荡荡,清冷的夜长久不息,我独自徘徊。
陪伴着我的幽怨,只有那一枝潇洒的梅花在陇头。肠断心碎,云帆向西而去,目送着烟波向东流淌,千里之遥接着长淮。
为我流下双泪,胜过楚王台的悲伤。
注释:
- 醉击玉壶缺:指喝醉后敲击玉壶,象征极度的情感。
- 绿琴哀:用绿琴来表达悲伤的情感。
- 离思渺难裁:离别的思绪细腻而难以割舍。
- 桃李: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燕子楼中歌吹:描绘燕子在楼中歌唱的欢快情景。
- 楚王台:指楚国王台,象征着历史的悲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蔡伸,宋代诗人,以词作见长,作品情感细腻,常常描绘离别、思乡等主题。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离愁别绪的情境下,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离别的感伤。
诗歌鉴赏:
整首诗词充满了浓厚的离愁别绪,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离别的无奈。开篇“醉击玉壶缺”不仅表现出醉酒的情境,更隐喻了情感的破碎和倾诉的无力。诗中“绿琴哀”更加深了这种感伤,仿佛即便用乐器也无法表达内心的痛苦。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通过“绿野堂前桃李”和“燕子楼中歌吹”的对比,展现了记忆中的美好与现实的孤寂。最后,诗人以“肠断云帆西去,目送烟波东注”来表达离别的悲伤,仿佛在诉说着千里之外的无尽思念。整首诗的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对人情世故的敏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醉击玉壶缺”:表示在醉酒中敲打玉壶,强调情感的冲动与失控。
- “恨写绿琴哀”:用乐器来表达内心的哀怨,反映对感情的无奈。
- “悠悠往事谁问,离思渺难裁”:往昔的事情无人关心,离愁相思如云烟般难以割舍。
- “唯有旧时月,远远逐人来”:旧时的月亮像是陪伴着每一个孤独的人。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绿琴哀”比喻用音乐表达情感。
- 拟人:如“旧时月”被赋予追随人的特性。
- 对仗:如“肠断云帆西去,目送烟波东注”,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离别的无奈,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孤独的心境。
意象分析:
- 桃李:象征春天的生命力与希望。
- 燕子:象征自由与欢快。
- 梅花:象征孤傲与坚韧。
- 明月:象征思念与陪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醉击玉壶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愁苦
C. 平静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绿琴哀”是用来表达什么的? A. 高兴
B. 向往
C. 悲伤
答案:C -
“肠断云帆西去”中的“肠断”意指? A. 伤心
B. 生气
C. 高兴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比较蔡伸的《水调歌头》与苏轼的同名作品,两者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情感,但蔡伸的作品更多地融入了个人的愁苦,而苏轼则有更为豪放的气概。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