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时间: 2025-02-04 16:24:43

凝羞隔水抛红豆。

嫩桃如脸腰如柳。

心事暗相期。

阳台云雨迷。

玉楼花似雪。

花上朦胧月。

挥泪执柔荑。

匆匆话别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菩萨蛮
凝羞隔水抛红豆。
嫩桃如脸腰如柳。
心事暗相期。
阳台云雨迷。
玉楼花似雪。
花上朦胧月。
挥泪执柔荑。
匆匆话别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种含蓄的情感。诗人用羞怯的心情,通过水面抛洒红豆,表达思念之情。嫩桃的娇嫩如同女子的面容,腰肢如柳,轻盈柔美。心中暗暗期盼着能与对方相见,却在阳台上迷失了方向,云雨缠绵。玉楼之上,花似雪般洁白,月光朦胧,令人感伤。最后,在匆忙的告别时刻,泪水流下,手中紧握着柔荑(指娇嫩的手)。

注释:

  • 凝羞:因羞涩而凝聚的情感。
  • 红豆:常用于象征思念的植物。
  • 嫩桃:形容女子的容貌娇嫩。
  • 阳台云雨:指情感的缠绵和迷离。
  • 玉楼:高贵的楼阁,象征着美好的场所。
  • 花似雪:形容花的洁白。
  • 柔荑:指柔嫩的手。

典故解析:

“红豆”在古诗中常用来象征思念,尤其是在《红豆生南国》一诗中明确表示了相思之情。阳台云雨则引申为情感的缠绵,暗指男女间的私密接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伸,字君远,号惭愧,宋代词人,作品多描绘情感细腻,常以柔美的语言表达思念与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蔡伸的青春时期,正值他对爱情的渴望与思索,诗中情感真挚,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爱情的向往与期待。

诗歌鉴赏:

《菩萨蛮》是蔡伸的一首经典词作,整首词在情感表达上极为细腻,运用了许多优美的意象。开篇的“凝羞隔水抛红豆”,通过水面抛洒红豆的细腻动作,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羞怯与思念,十分生动。接下来的“嫩桃如脸腰如柳”,将女子的娇美与柔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比喻,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受到一种温柔的美。

词中“心事暗相期”反映了内心的渴望和期待,接着“阳台云雨迷”则似乎暗示了情感的复杂与缠绵,充满了诗意的朦胧感。后半部分“玉楼花似雪”与“花上朦胧月”则用色彩与光影的对比,创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最后“挥泪执柔荑”描绘了告别时的悲伤与不舍,整首词以情感为主线,层层递进,将思念、期待与别离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凝羞隔水抛红豆:因羞涩而凝聚的情感,隔着水面抛洒红豆,象征思念。
    2. 嫩桃如脸腰如柳:形容女子娇嫩的面容和柔美的身姿。
    3. 心事暗相期:内心的期盼与期待。
    4. 阳台云雨迷:在阳台上,情感缠绵,迷失了方向。
    5. 玉楼花似雪:高楼之上,花朵洁白如雪。
    6. 花上朦胧月:月光洒在花上,营造一种朦胧的意境。
    7. 挥泪执柔荑:在告别时流泪,手中紧握着柔嫩的手。
    8. 匆匆话别时:在匆忙的别离中,满含不舍。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嫩桃”、“柳”比喻女子的美丽。
    • 拟人:情感被赋予生命,表现出内心的复杂。
    • 对仗:词句之间的对称与和谐,增强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词以思念与别离为主题,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富有生活的真实感。

意象分析:

  • 红豆:象征思念,古代常用以表达相思之情。
  • 嫩桃与柳:代表青春和柔美,亦隐喻女性的娇媚。
  • 阳台、云雨:引申为爱情的私密性与复杂性。
  • 玉楼、花似雪:高雅与纯洁的结合,象征美好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凝羞隔水抛红豆”中的“红豆”象征什么?

    • A. 欢乐
    • B. 思念
    • C. 友谊
    • D. 财富
  2. 诗中提到的“阳台云雨”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迷茫与缠绵
    • C. 忍耐
    • D. 绝望
  3. “挥泪执柔荑”中的“柔荑”指的是:

    • A. 温暖的手
    • B. 柔嫩的手
    • C. 纤细的手
    • D. 伤痛的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温庭筠《菩萨蛮》

诗词对比:

蔡伸的《菩萨蛮》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情感表达上都呈现出细腻和深刻的思念之情。蔡伸更多采用自然意象来表现女子的美丽和思念,而李清照则运用自我内心的独白表达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但都展现了宋代词人的情感细腻与艺术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词曲之美:宋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