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时间: 2025-01-26 23:46:52

楼下水潺湲。

楼外屏山。

淡烟笼月晚凉天。

曾共玉人携素手,同倚阑干。

云散梦难圆。

幽恨绵绵。

旧游重到忍重看。

负你一生多少泪,月下花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
楼下水潺湲。楼外屏山。
淡烟笼月晚凉天。
曾共玉人携素手,同倚阑干。
云散梦难圆。幽恨绵绵。
旧游重到忍重看。
负你一生多少泪,月下花前。

白话文翻译:

在楼下,水声淙淙流淌。楼外,屏障似的山峦。
淡淡烟雾笼罩着月亮,晚上的天气显得凉爽。
曾经与那美人携手并肩,倚靠在栏杆上。
如今,云彩散去,梦境难以实现。幽幽的怨恨绵延不绝。
旧游之地再度重访,忍不住要重温往昔。
为了你,我一生中流下了多少泪水,月下花前。

注释:

  • 潺湲:形容水流动的声音,轻柔而细微。
  • 屏山:像屏障一样的山,形容山势的高耸和壮丽。
  • 淡烟:轻薄的烟雾,给人以朦胧之感。
  • 玉人:指美丽的女子,常用以形容心中的爱人。
  • 阑干:栏杆,诗中指供人倚靠的地方。
  • 幽恨:深沉的怨恨,感情细腻而深重。
  • 负你一生多少泪:表达对爱的追忆与无尽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伸,字景尧,号德云,生于宋代,具体生卒年不详,著有《蔡德云集》。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与人情的交融。

创作背景:

《浪淘沙》创作于蔡伸情感经历的某个阶段,诗中表现了对旧时光的追忆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

诗歌鉴赏:

《浪淘沙》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情交织的画面。诗的开头通过描写水声、山影和烟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幽远的意境,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愁绪。作者以“曾共玉人携素手,同倚阑干”回忆起与爱人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爱情的珍惜。

“云散梦难圆”的句子巧妙地将自然意象与个人情感结合在一起,表达了梦境的破碎与无法实现的遗憾。后面的“旧游重到忍重看”,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重游旧地,不禁让人感伤往昔的美好与如今的孤寂。最后两句“负你一生多少泪,月下花前”,将诗的情感推向顶点,直白而深刻地表达了对爱的思念与无奈。

整首词在意象的描绘上极为精致,情感细腻而真实,展示了蔡伸对爱情深刻的理解与感悟。它不仅仅是一首怀旧的词,更是对爱情永恒追求的象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楼下水潺湲:描绘了楼下流水的声音,设置了一个宁静的场景。
  2. 楼外屏山:外面的山如同屏风一般,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
  3. 淡烟笼月晚凉天:轻薄的烟雾笼罩着月亮,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4. 曾共玉人携素手,同倚阑干:回忆与爱人一起的甜蜜时光,情感真挚。
  5. 云散梦难圆:梦境破碎,感情的失落感油然而生。
  6. 幽恨绵绵:深沉的怨恨,意境深邃。
  7. 旧游重到忍重看:重游旧地,情感难以释怀。
  8. 负你一生多少泪,月下花前:对爱的追忆,情感的表达达到高潮。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屏山”比喻山的高耸,增强了意象的表现力。
  • 拟人:将“梦”赋予情感,使得诗句更具感染力。
  • 对仗:如“月下花前”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主题围绕着对过去美好爱情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无奈,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哀愁,展现了人们在情感世界中的深刻体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流逝的时间与思念的情感。
  • :象征着稳固与永恒的爱恋。
  • :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 :象征着美好与短暂的爱情。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构成了一幅情感丰富的画面,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刻思考与无限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楼外屏山”中的“屏”字意指什么? A. 保护
    B. 隔离
    C. 依靠
    D. 伞

  2. “云散梦难圆”中,云散后给人怎样的感觉? A. 快乐
    B. 失落
    C. 兴奋
    D. 安静

  3. 诗中的“玉人”是指? A. 美丽的女子
    B. 神仙
    C. 朋友
    D. 月亮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过去爱情的怀念。
  • 白居易《琵琶行》:通过音乐和景色抒发对往事的追忆。

诗词对比:

  • 苏轼《水调歌头》与蔡伸《浪淘沙》均表现了对过往的怀念,但苏轼更多地运用生活哲理,而蔡伸则专注于情感的细腻。

这种对比展现了不同诗人在相似主题下的不同表达方式与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