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时间: 2025-01-21 10:34:22

红尘匹马长安道。

人与花俱老。

缓垂鞭袖过平康。

散尽高阳、零落少年场。

朱弦重理相思调。

无奈知音少。

十年如梦尽堪伤。

乐事如今、回首做凄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红尘匹马长安道。
人与花俱老。
缓垂鞭袖过平康。
散尽高阳零落少年场。
朱弦重理相思调。
无奈知音少。
十年如梦尽堪伤。
乐事如今回首做凄凉。

白话文翻译:

在红尘中我独自骑马走在通往长安的道路上。
人与花都已渐渐老去。
我缓缓挥动马鞭经过平康的地方。
曾经的青春在高阳的欢聚中早已散去。
我重新拨动朱弦,弹奏起思念的曲调。
可惜知音实在太少。
十年如梦,回首时令人伤感。
昔日的欢乐如今回想起来却是凄凉。

注释:

  • 红尘:指人世间的繁华与世俗。
  • 匹马:独自骑马,表示孤独。
  •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象征着繁华与荣耀。
  • 高阳:指高阳的宴会,象征年轻时的欢乐。
  • 朱弦:古琴的弦,象征音乐与情感的表达。
  • 知音:了解自己心意的人,朋友。

典故解析:

  • 长安:古代长安是唐代的首都,代表着繁华与文化。
  • 高阳: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青春的聚会与快乐时光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伸,字子华,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写词和诗,作品多描绘人情与自然景色,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虞美人》写于蔡伸晚年,反映了他对逝去青春的惋惜和对知音难寻的感慨,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虞美人》通过对比的手法深入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诗中“红尘匹马”传达出一种孤独感,似乎在诉说着游子在繁华世界中的无奈和孤独。随着“人与花俱老”的描写,诗人意识到时光荏苒,岁月带走了青春与美好。随后“缓垂鞭袖过平康”一句,诗人缓慢而沉重地行走在曾经的快乐之地,表现了对过往的无限眷恋以及如今的凄凉。接着,诗人用“朱弦重理相思调”来表现对失去知音的渴望,音乐成为了他情感的寄托,然而“无奈知音少”则将这种渴望化为无奈,突显孤独感的加深。最后,“十年如梦尽堪伤”将时间的流逝与梦境的短暂结合在一起,令人感到无比伤感,乐事的回忆在现实中变得更加凄凉,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对比。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红尘匹马长安道:在喧嚣的世俗中,独自骑马走向长安,表现孤独与无所依托。
  2. 人与花俱老:人和花都老去,暗示青春的逝去。
  3. 缓垂鞭袖过平康:缓缓地挥动马鞭,经过曾经欢乐的地方,体现对过去的怀念。
  4. 散尽高阳零落少年场:曾经的欢聚已经消散,青春的场景已不复存在。
  5. 朱弦重理相思调:重新拨动琴弦,表达思念之情,音乐成为情感的寄托。
  6. 无奈知音少:知音难寻,感到孤独与失落。
  7. 十年如梦尽堪伤:十年如梦,回想时令人伤感,表现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8. 乐事如今回首做凄凉:曾经的欢乐如今回想却是凄凉,形成鲜明的对比。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青春与衰老、欢乐与凄凉,增强情感的深度。
  • 比喻:将时间比作梦,突显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个人的孤独与对青春的怀念,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知音的渴望,展现了人生的无奈与凄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红尘:象征繁华与世俗,表达人生的复杂。
  2. 长安:象征理想与追求,代表着过去的辉煌。
  3. :象征青春与美丽,暗示生命的短暂。
  4. :象征旅途与孤独,表达一种孤独的心境。
  5. 朱弦:象征音乐与情感的寄托,表达内心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红尘”在诗中指什么?

    • A. 乡村
    • B. 人世间的繁华
    • C. 自然界
    • D. 过去的记忆
  2. “人与花俱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乐
    • B. 失落
    • C. 希望
    • D. 愤怒
  3. 诗中提到“知音”主要反映了什么?

    • A. 朋友的多
    • B. 知音的少
    • C. 家人的关心
    • D. 过往的美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 《虞美人》与李清照的《如梦令》
    • 两者都表达了对往日时光的怀念,但蔡伸更倾向于孤独与无奈,而李清照则更多地展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伤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