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岭谒曲江庙》

时间: 2025-01-26 01:57:13

斯人不可见,遗像肃青山。

似掇星辰履,如趋鹓鹭班。

蘋蘩严俎豆,伏腊俨容颜。

庙食千秋事,高风未易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度岭谒曲江庙
作者: 苏景熙 〔明代〕

斯人不可见,遗像肃青山。
似掇星辰履,如趋鹓鹭班。
蘋蘩严俎豆,伏腊俨容颜。
庙食千秋事,高风未易攀。


白话文翻译

这位伟人已经无法再见,留下的只是一幅肃穆的青山遗像。
仿佛是捡起星辰行走,像是追随鹓鹭的队伍。
盛筵的菜肴精致而严谨,祭坛上他尊贵的容颜依然庄严。
庙里的祭品见证了千秋往事,然而那高洁的风范却难以攀附。


注释

字词注释

  1. 斯人:此人,指代已逝的伟人。
  2. 不可见:无法再见到。
  3. 肃青山:形容遗像的庄重与肃穆,青山象征永恒。
  4. 掇星辰履:比喻其伟大,仿佛能拾起星辰般的气度。
  5. 趋鹓鹭班:鹓鹭是一种鸟,形容人们像追随美丽的鸟群般跟随他。
  6. 蘋蘩:指祭品中的蔬菜,象征祭祀的庄重。
  7. 严俎豆:形容祭品的摆放整齐、讲究。
  8. 伏腊:指腊月,古时祭祀多在此时进行。
  9. 庙食千秋事:庙中祭品见证了千年的历史。
  10. 高风未易攀:高洁的风范难以效仿,意指伟人的品德难以追随。

典故解析

  • 曲江庙:曲江庙是纪念某位历史人物的宗教场所,常常用来进行祭祀活动。这里借用庙宇的意象,表达了对伟人的怀念与崇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景熙,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带有浓厚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

《度岭谒曲江庙》创作于对某位伟人的追忆之时,可能是因其去世而感怀,表现了作者对伟人崇高品德的向往以及对历史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怀念的视角揭示了伟人的精神世界和历史意义。开篇即点明诗人的怀念之情,"斯人不可见"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失落与空虚。接着通过“掇星辰履”、“趋鹓鹭班”等比喻,展现了伟人卓越的气质,仿佛他已经超越了人间的界限,成为了星空中的一部分。这种超越不仅体现了对伟人能力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憧憬。

在描写祭祀场景时,通过“蘋蘩严俎豆”与“伏腊俨容颜”的描绘,诗人将祭品的庄重与伟人的遗像结合,表现出对过往的追忆和对历史的敬仰。最后一句“高风未易攀”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传达出一种追忆与无法追随的感伤,对伟人高洁品质的钦佩与叹息。

整首诗在音韵与意象上都极具美感,情感深沉而细腻,展现了明代诗人对传统文化与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斯人不可见:表明伟人已故,令人感叹。
  2. 遗像肃青山:遗像在青山中显得庄严肃穆。
  3. 似掇星辰履:比喻其伟大与非凡,如同捡起星星般轻松。
  4. 如趋鹓鹭班:形容追随者对伟人的崇拜。
  5. 蘋蘩严俎豆:祭品的精致,反映出对伟人的尊重。
  6. 伏腊俨容颜:伟人的容颜在祭坛上显得庄重。
  7. 庙食千秋事:祭品见证了历史的长河。
  8. 高风未易攀:伟人的品德难以追随,表现出一种敬仰与惋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掇星辰履”,用星辰比喻伟人的非凡。
  • 对仗:如“蘋蘩严俎豆,伏腊俨容颜”,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青山、星辰等意象都象征着伟人的崇高与永恒。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伟人的怀念与敬仰,表达了对人类高尚品德的追求与向往,反映了历史的沉重与个体的渺小,传递出一种深刻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青山:象征永恒、坚韧与伟大。
  2. 星辰:象征高远、理想与非凡。
  3. 鹓鹭:象征美丽、高贵与追随。
  4. 庙食:象征历史的沉淀与对伟人的崇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斯人不可见”指的是谁?

    • A. 诗人自己
    • B. 已逝的伟人
    • C. 自然景物
  2. “掇星辰履”中的“星辰”象征什么?

    • A. 物质财富
    • B. 伟人的非凡
    • C. 日常生活
  3. 诗中提到的“高风未易攀”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轻松愉快
    • B. 崇敬与惋惜
    • C. 失落与无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以自然景观抒发情感。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 - 表达对理想的追求与感慨。

诗词对比

《离骚》(屈原)与《度岭谒曲江庙》同样表达了对伟人品德的追求与对历史的沉思,但《离骚》更多地体现了个体的苦闷与理想的破灭,而《度岭谒曲江庙》则更侧重于对伟人的怀念与崇敬。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冯其庸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白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 - 张晓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