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笛》

时间: 2025-01-26 02:00:31

岂是梅花落,忽惊乡思催。

关山千里隔,岁暮一书来。

短发白堪把,寒云黯不开。

夜阑声更促,凄断有馀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岂是梅花落,忽惊乡思催。
关山千里隔,岁暮一书来。
短发白堪把,寒云黯不开。
夜阑声更促,凄断有馀哀。

白话文翻译:

这难道是梅花的凋落,忽然使我想起了故乡的思念。
关山万里相隔,年末只收到一封书信。
短发已经变白,寒云难以驱散。
夜深时笛声更显急促,凄凉的情感依然充盈心头。

注释:

  • :难道。
  • 乡思:对故乡的思念。
  • 关山:指遥远的山川,象征距离的遥远。
  • 岁暮:年末,冬天的尾声。
  • 短发:短发象征年老,可能意味着时间的流逝。
  • 寒云:寒冷的云,象征阴郁的天气和心情。
  • 夜阑:夜深的时候。
  • 凄断:形容悲凉的情感。

典故解析:

“梅花落”常用来表达人生的变迁和对过往的怀念,梅花在古代诗歌中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关山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暗示着诗人所经历的孤独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景熙,明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及人生的感慨,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诗人身处异地之时,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境遇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闻笛》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深切的思念。开篇以“岂是梅花落”引入,虽以梅花凋落作比,却是对乡思的直接表达,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寂寞。诗中通过“关山千里隔”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令人感到深沉的孤独,书信的到来更是对这种思念的加深。接着,诗人用“短发白堪把”令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白发的出现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寒云的意象在此处则增强了诗的愁绪,带有一种难以解开的心结。最后,夜深笛声的急促更是映衬着诗人内心的焦虑与凄凉,整个诗歌浑然一体,情感层层递进,展现出一种深刻的孤独感和对故乡的无尽思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岂是梅花落”指引入思念的主题,表现出诗人对时光的感慨。
    • “关山千里隔”强调了人与故乡之间的距离,增添了思念的沉重感。
    • “岁暮一书来”呈现出时间的流逝与孤独,书信的稀缺感加深了思乡之情。
    • “短发白堪把”通过形象化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年迈与生命的无常。
    • “寒云黯不开”意象的使用使得全诗笼罩在一种愁苦的氛围之中。
    • “夜阑声更促”则通过细节的描写,展现出内心的急迫与愁苦。
  • 修辞手法

    • 比喻:梅花的凋落比喻人生的变迁。
    • 拟人:寒云象征诗人心中的阴郁。
    • 对仗:如“关山千里隔,岁暮一书来”,对比距离与书信的稀少。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深切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在孤独中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孤独和生命的脆弱。
  • 关山:象征距离与隔阂,隐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隔阂。
  • 短发:代表岁月的流逝,体现出诗人的无奈。
  • 寒云:象征心情的阴郁和难以排解的情感。
  • 笛声:作为夜深时的音符,带出一种凄凉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岂是梅花落”中的“岂”是什么意思?

    • A. 当然
    • B. 难道
    • C. 可能
    • D. 一定
  2. 诗中提到的“关山”象征什么?

    • A. 自然风光
    • B. 距离与隔阂
    • C. 家乡的美丽
    • D. 时间的流逝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故乡的思念
    • C. 对历史的回顾
    • D. 对爱情的追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现对故乡的思念。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对亲人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苏景熙的《闻笛》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但《静夜思》更多的是对月光与家庭的思考,而《闻笛》则更强调孤独与时间的流逝。两者都通过景象与情感的交融,展现出诗人内心的世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苏景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