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下放言五首 其四 博山台》

时间: 2024-09-19 22:03:38

石蕴玙璠,山得其来之泽。

木无牺象,天开不材之祥。

屹金炉之突兀,其山海之来翔。

然以明哲之火,熏以忠信之香。

俯仰一时,非智所及。

付与万世,其存者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岩下放言五首 其四 博山台
作者: 黄庭坚

石蕴玙璠,山得其来之泽。
木无牺象,天开不材之祥。
屹金炉之突兀,其山海之来翔。
然以明哲之火,熏以忠信之香。
俯仰一时,非智所及。
付与万世,其存者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博山台的自然美景和哲学思考。石头蕴藏着美丽的宝石,山因而得到滋润;树木没有象征性的形象,天空也不必用材质来标志吉祥。博山台高耸入云,仿佛与山海共生。用明哲的智慧之火,熏陶着忠诚和信义的芬芳。俯视仰望于此时此刻,非智慧所能达到的境界。将其赠与万世,留下的才会长存。

注释:

字词注释

  • :蕴藏,包含。
  • 玙璠:美玉和璧,象征珍贵的东西。
  • 牺象:古代祭祀中用的动物,象征祭品。
  • :吉祥,象征美好的预兆。
  • :高耸,坚挺的样子。
  • 明哲:聪明和智慧。
  • 忠信之香:忠诚和信任的德行。

典故解析

  • 博山台:指的是在博山上的一个台地,象征高远和超脱的境界。
  • 金炉:在古代,金炉常被用来熏香,象征着高洁的品德和气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性格刚直,诗风清新脱俗,擅长山水诗和咏怀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岩下放言五首》是黄庭坚在隐居期间创作的,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这个时期,他常常通过诗歌表达心中的理想和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博山台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哲理的深邃。开篇以“石蕴玙璠”引入,暗示自然的珍贵和蕴藏。接着通过“木无牺象”表达了对自然本质的思考,强调自然的真实和纯粹,而非人为的象征。随后的“屹金炉之突兀”描绘了博山台的雄伟,给人一种高耸入云的感觉,象征着志向的高远。

“然以明哲之火,熏以忠信之香”则转向内心的修养,强调智慧和德行的重要性。最后两句“俯仰一时,非智所及”让人反思人生的短暂和智慧的有限,既有对自然的敬畏,也对自我和历史的思考,表达了一种超脱的哲学态度。

整首诗字句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黄庭坚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石蕴玙璠:石头中蕴藏着美玉,强调自然的珍贵。
  2. 山得其来之泽:山因而得到滋润,暗示自然的和谐。
  3. 木无牺象:树木没有象征性的形象,表达自然的真实。
  4. 天开不材之祥:天空没有特定材质的吉祥,强调自然的自由。
  5. 屹金炉之突兀:博山台高耸,象征志向的高远。
  6. 其山海之来翔:与山海共生,表现了自然的壮丽。
  7. 然以明哲之火:用智慧的火光,暗示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8. 熏以忠信之香:忠诚和信任的德行,体现了内心的修养。
  9. 俯仰一时,非智所及:反思时间的短暂与智慧的有限。
  10. 付与万世,其存者长:将理想和德行留给后世,强调持久的价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宝石比作蕴藏在石头中的美好,隐喻精神的追求。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象征:博山台象征着精神的高远,树木和山水象征自然的和谐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蕴:象征内在的价值与潜力。
  • 木无牺象:象征自然的真实与纯粹。
  • 明哲之火:象征智慧与洞察力。
  • 忠信之香:象征道德品质与精神追求。

这些意象不仅构建了诗的表面景象,更深层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人生和道德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石蕴玙璠”,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 A. 石头中有美玉
    • B. 石头很坚硬
    • C. 美玉可以用来祭祀
    • 答案:A
  2. “俯仰一时,非智所及”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人生短暂,智慧有限
    • B. 自然的美丽
    • C. 忠诚和信任
    • 答案:A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自然的描绘
    • B. 对人生的思考
    • C. 对德行的追求
    • D. 以上皆是
    • 答案: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黄庭坚的《博山台》与王维的《终南山》:两者都描绘了山水的壮丽,但黄庭坚更注重哲理思考,王维则更偏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
  • 《黄庭坚集》

这些资料能帮助深入理解黄庭坚的诗歌及其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