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魄》
时间: 2025-01-25 23:31:52意思解释
醉落魄
作者:黄庭坚〔宋代〕
原文展示:
者乃强见酌,遂能作病。因复止酒,用前韵作二篇,呈吴元祥陶陶兀兀。人生梦里槐安国。教公休醉公但莫。盏倒垂莲,一笑是赢得。街头酒贱民声乐。寻常行处寻欢适。醉看檐雨森银竹。我欲忧民,渠有二千石。
白话文翻译:
此人要强地喝酒,结果反而生了病。于是我止住酒,依照之前的韵律写了两篇,送给吴元祥。人生在梦中享受安乐。劝你不要醉酒,尽量保持清醒。酒杯倒映出莲花,一笑之间便获得了欢乐。街头酒价便宜,百姓欢声笑语。平常走在路上寻欢作乐。醉眼看雨水滴落在银竹上。我想为民忧虑,但他却有两千石的粮食。
注释:
- 者乃:指的就是这个人。
- 强见酌:勉强自己喝酒。
- 作病:生病。
- 因复止酒:因此我停止喝酒。
- 前韵:之前的韵律。
- 陶陶兀兀: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 槐安国:指理想中的安定国家。
- 教公休醉:劝你不要醉酒。
- 盏倒垂莲:酒杯倒映出莲花。
- 寻欢适:寻求欢乐。
- 二千石:古代的粮食单位,指有丰厚的粮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和书法家,所作诗词具有深厚的文学底蕴和独特的个性,常体现出对现实的关怀和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他对个人生活、社会现象的思考。在经历了人生的浮沉后,黄庭坚用诗歌表达对酒的感慨及对民生的关心,显示出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诗歌鉴赏:
《醉落魄》是一首蕴含深意的诗,诗中通过对饮酒的描写,折射出人生的无奈和对世事的感悟。开篇以“者乃强见酌,遂能作病”开头,直接揭示了酗酒的后果,表达了对自身健康的反思,体现出一种由狂欢回归理智的过程。接着,诗人以“人生梦里槐安国”来反思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勾勒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暗含了对当下社会状况的忧虑。整首诗在醉与醒之间交替,体现了对人生态度的思索,既有对欢乐的追求,也有对忧虑的深刻反省。最后,诗人在“我欲忧民,渠有二千石”一句中,表达了他对百姓生活的关心,展现了一个文人应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者乃强见酌,遂能作病”:自我强迫饮酒,最终导致身体不适。
- “因复止酒,用前韵作二篇”:停止饮酒后,借用旧作韵律创作新诗。
- “人生梦里槐安国”:描绘理想中的安宁社会。
- “教公休醉公但莫”:劝导他人保持清醒。
- “盏倒垂莲,一笑是赢得”:酒杯中的倒影与欢笑,表达短暂的欢乐。
- “街头酒贱民声乐”:描绘平民百姓的欢乐场景。
- “寻常行处寻欢适”:日常生活中的寻欢作乐。
- “醉看檐雨森银竹”:醉态下欣赏雨中竹林的美。
- “我欲忧民,渠有二千石”:表达对民生的关心与忧虑。
-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如“盏倒垂莲”与“街头酒贱”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节奏感。此外,诗人通过对酒的描写,隐喻人生的苦乐交织。
-
主题思想: 诗歌围绕饮酒与人生的主题,表达了对欢愉与忧虑的交织感受,反映了诗人对自我、社会及民生的思考,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 酒:象征欢乐与悲伤的交替,反映人生的复杂性。
- 莲花:象征纯洁与美好,映射内心的渴望。
- 雨:寓意人生的无常,体现诗人的感性与理性思考。
- 银竹:代表自然之美,表达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醉落魄》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
诗中提到的“二千石”指的是什么?
- A. 钱财
- B. 食物
- C. 人口
- D. 田地
-
诗人劝“教公休醉”的目的是什么?
- A. 鼓励喝酒
- B. 促进社交
- C. 提醒保持理智
- D. 赞美饮酒文化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饮中八仙歌》
诗词对比: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以饮酒为主题,但注重豪放与洒脱,强调人生短暂。而黄庭坚的《醉落魄》则更加沉思,反映出对饮酒的反思与对人生的忧虑,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文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