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观山》
时间: 2025-01-25 23:31: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观山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暮发白下地,暝投观山宿。
横溪赤栏桥,一径入松竹。
野僧如惊麏,避堂具灯烛。
我眠兴视夜,部曲始炊熟。
笕水烟际鸣,万籁入秋木。
平生萧洒兴,本愿终涧谷。
世累渐逼人,如垢不沐靧。
已成他翁为,作吏长碌碌。
白话文翻译
黄昏时分,我从白下出发,傍晚时分抵达观山旅宿。
横溪旁的赤栏桥,通向松竹环绕的小路。
野僧像受惊的羚羊,躲避在堂内点亮的灯烛下。
我在夜间入眠,听到厨房里开始炊熟的声音。
笕水边传来虫鸣,万物的声音融入秋日的树林。
我平生追求洒脱的兴致,本愿常伴涧谷之中。
世俗的烦扰渐渐逼近,像污垢一样无法洗净。
我已成了别人眼中的老翁,做着官职繁忙的琐事。
注释
- 白下地:指的是白下(今南京)附近的地方。
- 暝:指夜晚或黄昏。
- 赤栏桥:横溪上的桥,栏杆为红色。
- 野僧:指山中的和尚,带有自然、朴素的意味。
- 惊麏:形容野僧如同受惊的羚羊,表现出它的紧张。
- 笕水:指溪流,带有宁静的意象。
- 万籁:指万物的声音。
- 萧洒兴:形容一种潇洒的兴致。
- 世累:世俗的负担或烦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擅长山水田园题材。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黄庭坚晚年,表现他对山水的热爱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诗中描绘了他在观山的夜晚,感受到的宁静与对世俗繁忙的感慨。
诗歌鉴赏
《宿观山》是黄庭坚在观山宿夜时的所感所悟,诗中交织着自然的宁静和内心的反思。诗的开头便描绘了黄昏的景象,随着夜幕的降临,诗人开始他的旅程,展现出一种洒脱与闲适。这种闲适与后文提到的世俗困扰形成鲜明对比,透露出诗人想要逃避世俗烦扰的愿望。通过“野僧如惊麏”的描写,诗人生动地展现出自然环境的安静与和谐,仿佛在说,只有在这片山水之间,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世累渐逼人,如垢不沐靧”,表达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困扰。尽管他努力追求洒脱的生活,但世俗的负担却如影随形,让他感到窒息。最后,诗人感慨自己已成为“他翁”,为官职繁忙而感到疲惫。这种自我反省让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带给读者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暮发白下地,暝投观山宿:描述诗人从白下出发,傍晚到达山中旅舍,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横溪赤栏桥,一径入松竹:描绘出旅途中的美景,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 野僧如惊麏,避堂具灯烛: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表现出野僧的孤独与紧张。
- 我眠兴视夜,部曲始炊熟:在夜晚的安静中,诗人却听到厨房的动静,生活的气息依然存在。
- 笕水烟际鸣,万籁入秋木:表现出秋夜的宁静,虫鸣与自然融合,极具画面感。
- 平生萧洒兴,本愿终涧谷:回顾自己的追求与理想,展现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世累渐逼人,如垢不沐靧:用比喻表达对世俗生活的无奈,生活的负担如同污垢。
- 已成他翁为,作吏长碌碌:感叹自己已成为他人眼中的老翁,繁忙于官场琐事,失去了原本的洒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野僧如惊麏”,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仗工整。
- 拟人:虫鸣与自然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亲切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水:象征自然与宁静,代表诗人向往的生活。
- 夜晚:象征思考与反省的时刻。
- 野僧:象征着远离尘世的清静与自在。
- 笕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赤栏桥”是指什么?
- A. 一座红色的桥
- B. 一座古老的桥
- C. 一座石桥
-
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感受是?
- A. 充满希望
- B. 感到窒息
- C. 无所谓
-
“万籁入秋木”中“万籁”指的是什么?
- A. 许多乐器
- B. 许多声音
- C. 许多动物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的宁静与隐逸生活的理想,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然态度。两者在意境上有共通之处,但黄庭坚更加强调了对生活的反思与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