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罗香 题宋既庭小照 图作长松宽幅》
时间: 2025-01-26 00:59: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绮罗香
作者: 陈维崧
昔梦都非,旧游频换,秋夜一灯吾汝。
彩笔凭陵,压尽曹滕邾莒。
曾见说猿臂难封,又闻道蛾眉工妒。
任纷纷项领儿郎,薰香剃面画衣裤。
谁将东绢一匹,皴铜身铁鬣,翠交苍互。
子落涛鸣,下有幽人箕踞。
看几簇露叶烟条,经几场落花飘絮。
镇朝昏吟雨啼风,惯为浑脱舞。
白话文翻译
回忆往昔的梦境已然不再,旧时的游玩频繁变换,如今在这秋夜中,只有一盏灯陪伴着你我。
用彩笔描绘的画作,压倒了曹植、滕王、邾国、莒国的诗文。
曾听说猿的手臂难以束缚,又听说蛾眉的美丽引来嫉妒。
随意让那些年轻人纷纷打扮,熏香剃面,画好衣裤。
谁能用一匹东绢,给金属的躯体和铁鬣描画出翠绿与苍蓝的色彩?
波涛声落下,下面有位隐士闲坐。
看看几簇露水叶子,烟雾缭绕,经历过多少场落花与飘絮。
在清晨和黄昏吟唱中,伴着雨声与风声,习惯了舞动的放纵。
注释
- 昔梦: 过去的梦境。
- 吾汝: 你我,指诗人和友人。
- 彩笔凭陵: 用彩笔描绘的画作,凭借着高超的技艺。
- 曹滕邾莒: 指代历史上著名的诗人和文化名地,代表优秀的文学作品。
- 猿臂: 形容手臂的灵活,但难以束缚。
- 蛾眉: 比喻美丽的女子,常用来形容妒忌的情感。
- 薰香: 指用香料熏染,形容打扮。
- 东绢: 高档的丝绸,用于描绘美丽的形象。
- 幽人: 隐士,指远离尘嚣的人。
- 镇朝昏: 在清晨与黄昏时吟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1626年—1700年),字君瑞,号青卿,晚号青卿山人,清代诗人,出生于江苏。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气势,也有细腻婉约的情感,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
《绮罗香》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借古抒怀,通过对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感慨。诗中隐含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诗歌鉴赏
《绮罗香》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情感的作品,展现了作者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现实时光流逝的感慨。诗的开头通过“昔梦都非,旧游频换”引入,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在一个秋夜的灯光下,诗人与友人共同回忆,情感的共鸣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与时光的流逝。
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描绘艺术创作的过程,表现了诗人对文学与艺术的热爱,特别是对古代诗人的推崇,将自己的创作与他们做比较,表现出对优秀文化的敬仰。再者,诗中提到的“猿臂难封”和“蛾眉工妒”则是对美与嫉妒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展现了人性中的脆弱与无奈。
诗的最后部分,诗人描绘了自然景象与人文活动的交融,晨昏之间,雨声与风声中,表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整首诗从个人情感延伸到对自然和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昔梦都非: 回忆过去的梦境已经不再,表示对曾经美好时光的怀念。
- 旧游频换: 旧时的游玩已频繁变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秋夜一灯吾汝: 在这个秋夜,仅有一盏灯陪伴着你我,渲染出孤独的氛围。
- 彩笔凭陵: 借用彩笔创作,表现出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 压尽曹滕邾莒: 比较自己的创作与古代名作,表现出自谦与自信。
- 曾见说猿臂难封: 反映人性中对自由的向往。
- 任纷纷项领儿郎: 描述年轻人打扮,形象地表现出时代的变化。
- 谁将东绢一匹: 询问谁能为金属身躯添彩,反映对美的追求。
- 子落涛鸣: 自然与人文交融,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观察。
- 镇朝昏吟雨啼风: 描绘了诗人生活的宁静与悠然。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猿臂”与“蛾眉”的比喻,表现出自由与美的对比。
- 对仗: 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 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的怀念、对美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表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梦: 代表对过去的追忆和渴望。
- 秋夜: 象征孤独与寂寞。
- 灯: 代表温暖与陪伴。
- 彩笔: 象征艺术与创造力。
- 猿臂: 代表自由与无法束缚的渴望。
- 蛾眉: 代表美丽与嫉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绮罗香》是谁写的?
- A. 曹植
- B. 陈维崧
- C. 李白
-
诗中提到“昔梦都非”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未来的希望
- B. 对往昔的怀念
- C. 对现实的无奈
-
“猿臂难封”的意思是什么?
- A. 自由难以束缚
- B. 手臂很强壮
- C. 生活很苦闷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可以将《绮罗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过往的深切怀念,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多地关注个人情感和家庭,而陈维崧则融合了更深层的对社会与自然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陈维崧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