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歌子 其二
小雨穿澄练,轻风蹙浅涟。
寒似早春天。单衫依旧怯,换吴棉。
白话文翻译:
小雨轻轻洒落在清澈的湖面上,微风吹拂,涟漪轻轻荡漾。
这时的寒意就像早春的天气一样。虽然我仍然穿着单薄的衣衫,却还是感觉到寒冷,想换上吴棉的衣服。
注释:
- 小雨:指细小的雨。
- 澄练:指清澈的水面,"澄"是清明的意思,"练"指光滑的水面。
- 轻风:微风,指柔和的风。
- 蹙:皱缩,形容风吹动水面形成的涟漪。
- 浅涟:指轻微的涟漪。
- 寒似早春天:寒冷的天气像早春时节一样。
- 单衫:指单薄的衣服。
- 怯:畏惧,害怕。
- 换吴棉:指换上吴地生产的棉衣,表现出对温暖的渴望。
典故解析:
"吴棉"指的是江南地区(吴地)出产的棉花,因其柔软舒适而闻名。这里用吴棉象征温暖的衣物,反映出诗人对温暖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琬璚,清代诗人,生于清朝中期,擅长词作,风格清新、婉约。其诗词常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具有细腻的观察和深邃的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春季,表达了对温暖的渴望以及细雨中微寒的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气候变化和生活条件的敏感。
诗歌鉴赏:
这首《南歌子 其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春季的寒意和诗人内心的温暖渴望。诗的开头以“小雨穿澄练,轻风蹙浅涟”描绘出雨水与清水的和谐,轻风拂动水面,带来动感与生机。这种自然景象不仅是对春天的描绘,更传达出一种宁静的美感。
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表达了内心的寒冷与孤独,"寒似早春天"的比喻使得气候变化与心境形成鲜明对比。单衫的“依旧怯”则突显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求,这种情感在最后一句“换吴棉”中达到高潮,吴棉象征着温暖,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期盼与追求。
整首诗结构紧凑,语言简练,意象清晰,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感受及内心的情感波动,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小雨穿澄练:细雨轻轻洒落,营造出清新、宁静的环境。
- 轻风蹙浅涟:微风轻拂,水面泛起涟漪,展现自然的和谐美。
- 寒似早春天:寒意袭来,感受到早春的凉意,暗示春天的脆弱。
- 单衫依旧怯:身着单薄衣物,感到畏惧,显示出对温暖的渴求。
- 换吴棉:想要换上温暖的衣物,体现了对生活舒适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寒冷比作早春的天气,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拟人:微风与涟漪的描写,给自然赋予了情感。
- 对仗:诗句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温暖的渴望,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脆弱。
意象分析:
- 小雨:象征生命的滋润,带来希望和生机。
- 轻风:代表温柔与舒适,传达出自然的亲切感。
- 浅涟:象征着内心的波动。
- 寒:代表孤独和脆弱。
- 吴棉:象征温暖与舒适,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小雨”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大雨滂沱
B) 细雨轻洒
C) 雪花飞舞
D) 风和日丽 -
“寒似早春天”中的“寒”指的是什么?
A) 温暖
B) 寒冷
C) 炎热
D) 凉爽 -
诗中提到的“吴棉”象征着什么?
A) 贫穷
B) 温暖的衣物
C) 轻薄的布料
D) 时尚的衣着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黄琬璚的《南歌子 其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感受与内心情感,但李白更侧重于思乡之情,而黄琬璚则突出对温暖的渴望和对春天的细腻观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黄琬璚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