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 尖沙咀东》

时间: 2025-01-27 03:12:01

夕照天星渡,灯迷水月宫。

归潮倒卷半边钟。

倚岸花旗无力,挽春风。

梦断燕云北,樯分海岱东。

青山路湿橐囊空。

回望烟廛遍地,斗鸡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夕照天星渡,灯迷水月宫。归潮倒卷半边钟。倚岸花旗无力,挽春风。梦断燕云北,樯分海岱东。青山路湿橐囊空。回望烟廛遍地,斗鸡虫。

白话文翻译

夕阳照耀下,星星映衬着渡口,灯光迷离,仿佛置身于水中的月宫。潮水归来,似乎将半边钟声卷回。倚靠在岸边,花旗无力地飘动,似乎在挽留春风。梦境破灭,燕子已飞向北方,船桅已分开海岱的方向。青山路上湿漉漉的,口袋里空空如也。回望过去的烟火气息,街市上热闹不再,斗鸡的喧闹声消失了。

注释

  • 夕照:傍晚的阳光。
  • 天星渡:指渡口上方的星星,可能是某个具体的地点。
  • 灯迷水月宫:灯光在水面上闪烁,仿佛置身于月亮的宫殿。
  • 归潮:潮水回流。
  • 花旗无力:花旗(指旗帜)在风中无力飘扬。
  • 梦断:梦境已破灭。
  • 燕云北:指燕子向北飞去。
  • 樯分海岱东:船桅(樯)指向东面的海岱。
  • 青山路湿:青山附近的道路潮湿。
  • 橐囊空:口袋空空,没有钱财。
  • 回望烟廛:回头看过去的街市。
  • 斗鸡虫:指斗鸡的喧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伯昏子,现代诗人,创作风格多变,擅长将传统诗词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常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的点滴与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当代,背景可能与都市生活的繁华与喧嚣有关,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南歌子 尖沙咀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夕阳下的美丽景象,同时也隐含了对生活的无奈与思考。诗中“夕照天星渡,灯迷水月宫”开篇即构建出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夕阳与星星的交织,仿佛让人置身于梦幻的境地。而随后的“归潮倒卷半边钟”则转而引入潮水的回归,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个人情感的投射。“倚岸花旗无力,挽春风”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与无奈,春风已逝,花旗无力,显示出一种无能为力的感受。而“梦断燕云北,樯分海岱东”则暗示了梦想的破灭与现实的无情,燕子飞走,船桅分开,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离别与隔阂。

最后几句“回望烟廛遍地,斗鸡虫”则表现出诗人对往日喧嚣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烟火气息的消散让人倍感惆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夕照天星渡:夕阳的余晖照耀着渡口,星星映衬其中,构建出宁静的画面。
  2. 灯迷水月宫:灯光在水面上闪烁,仿佛让人置身于月亮的宫殿中,呈现出梦幻的意境。
  3. 归潮倒卷半边钟:潮水回流,似乎将时间的钟声卷回,暗示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4. 倚岸花旗无力,挽春风:倚靠在岸边,花旗无力地在风中飘扬,表达对春天的无奈和渴望。
  5. 梦断燕云北,樯分海岱东:梦境破裂,燕子飞向北方,船桅朝向东海,象征着离别和无奈。
  6. 青山路湿橐囊空:青山路上湿漉漉的,口袋里空空如也,表现生活的窘迫。
  7. 回望烟廛遍地,斗鸡虫:回首往昔的热闹街市,斗鸡的喧嚣已不复存在,暗示生活的变化。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灯迷水月宫”,把灯光和水面比喻为月宫,增添了诗的梦幻感。
  • 拟人:如“倚岸花旗无力”,将花旗拟人化,表达出无力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明显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以及人们在时间流逝中对梦想与希望的追求,揭示了生活的无情与人心的脆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夕照:象征着美好时光的短暂与珍贵。
  • 灯光:象征着生活的繁华与迷离。
  • 潮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无情。
  • 燕子:象征着离别与对未来的憧憬。
  • 青山:象征着自然的静谧与人心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梦断燕云北”意指: A. 诗人对梦想的追求 B. 诗人对离别的感慨 C. 诗人对春天的留恋

  2. “青山路湿橐囊空”中的“橐囊”指的是: A. 鱼网 B. 口袋 C. 行李

  3.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 A. 生活的繁华 B. 时光的流逝与无奈 C. 乡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 《渔舟唱晚》 王维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渔舟唱晚》相比,伯昏子的《南歌子 尖沙咀东》更强调城市生活的喧嚣与个人情感的孤独,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意境。两者在主题上有一定的交集,但表达手法及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现代诗词分析》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