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逢散遣之卒云讲和退师无所用之矣辄以二》
时间: 2025-02-04 15:25: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翁拥麾幢我为儿,剩闻窃睹皆兵机。其中袭击不容瞬,飙行电制犹逶迤。戎人长驱越大河,天下震惊观阙危。肉食之谋殊未臧,我愤切骨其谁知。慨然奏疏金马门,力陈盟赂损国威。严尤下策尤可笑,晃错上书亦奚为,道路荆棘初剪除,花如步障吾东之。八年闭户尺蠖屈,一旦渡关匹马驰。行行侧身听戎捷,忽闻募士诏遣归。浓书大墨榜教诏,曰敌悔过今退师。羽檄向来召貔虎,乃咏出车歌杕杜。橐兵销刃兵犹怒,却把鉏犁农歌舞。君王神武今艺祖,尔如不归污我斧。
白话文翻译
我作为儿子,跟随在拥有军旗和仪仗的老翁身边,偷偷地观察和学习军事策略。战场上的袭击是如此迅速,如同飙风和闪电一般,难以捉摸。敌人长驱直入,越过大河,天下为之震惊,国家的安全受到威胁。那些高官的计谋并不高明,我的愤怒深入骨髓,但谁又能理解呢?我毅然决然地上书朝廷,力陈与敌人结盟和贿赂损害了国家的威严。严尤的策略实在是可笑,晃错的上书又有什么用呢?道路上的荆棘刚刚被清除,花儿如同屏障一般,我向东行进。八年来闭门不出,像尺蠖一样屈曲,一旦有机会,便单枪匹马地奔赴前线。我侧身行走,倾听着战争的捷报,忽然听说招募的士兵被遣返。朝廷用浓墨重彩的文书宣布教诏,说敌人已经悔过,现在退兵了。以往的紧急文书是为了召集勇士,现在却唱起了《出车》和《杕杜》这样的歌。士兵们的兵器被收起,但他们仍然愤怒,而农民们则开始歌舞庆祝。君王的神武如同古代的艺祖,如果你们不归来,将会玷污我的斧头。
注释
- 麾幢:军旗和仪仗,指军队的标志。
- 兵机:军事策略。
- 飙行电制:形容行动迅速,难以捉摸。
- 观阙危:国家的安全受到威胁。
- 肉食之谋:指高官的计谋。
- 金马门:指朝廷。
- 盟赂:结盟和贿赂。
- 严尤:人名,指某位策略不高明的官员。
- 晃错:人名,指另一位上书的官员。
- 尺蠖屈:比喻长期隐居或闭门不出。
- 羽檄:紧急文书。
- 貔虎:勇士。
- 杕杜:古代诗歌的名称。
- 橐兵销刃:士兵的兵器被收起。
- 艺祖:指古代的贤明君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宗泽(1060-1128),字汝霖,宋代著名将领和政治家,以忠诚和勇敢著称。他在抗金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多次上书朝廷,力主抗战,但因朝廷内部的妥协政策而未能完全实现其战略意图。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宗泽对当时朝廷妥协政策的强烈不满和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诗中通过对比军事行动的迅速与朝廷政策的迟缓,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对个人无力改变现状的愤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强烈的情感,展现了宗泽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和对个人无力改变现状的愤懑。诗中“翁拥麾幢我为儿”一句,既表达了宗泽对军事的热爱,也暗示了他对朝廷政策的失望。“戎人长驱越大河,天下震惊观阙危”描绘了敌人的强大和国家的危机,而“我愤切骨其谁知”则抒发了宗泽内心的愤怒和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充分展现了宗泽作为将领和诗人的双重身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翁拥麾幢我为儿:宗泽自比为跟随在拥有军旗和仪仗的老翁身边的儿子,表达了对军事的热爱。
- 剩闻窃睹皆兵机:偷偷地观察和学习军事策略,显示了他对军事的专注和渴望。
- 其中袭击不容瞬:战场上的袭击是如此迅速,难以捉摸。
- 飙行电制犹逶迤:形容行动迅速,如同飙风和闪电一般。
- 戎人长驱越大河:敌人长驱直入,越过大河,国家的安全受到威胁。
- 天下震惊观阙危:天下为之震惊,国家的安全受到威胁。
- 肉食之谋殊未臧:那些高官的计谋并不高明。
- 我愤切骨其谁知:我的愤怒深入骨髓,但谁又能理解呢?
- 慨然奏疏金马门:毅然决然地上书朝廷。
- 力陈盟赂损国威:力陈与敌人结盟和贿赂损害了国家的威严。
- 严尤下策尤可笑:严尤的策略实在是可笑。
- 晃错上书亦奚为:晃错的上书又有什么用呢?
- 道路荆棘初剪除:道路上的荆棘刚刚被清除。
- 花如步障吾东之:花儿如同屏障一般,我向东行进。
- 八年闭户尺蠖屈:八年来闭门不出,像尺蠖一样屈曲。
- 一旦渡关匹马驰:一旦有机会,便单枪匹马地奔赴前线。
- 行行侧身听戎捷:侧身行走,倾听着战争的捷报。
- 忽闻募士诏遣归:忽然听说招募的士兵被遣返。
- 浓书大墨榜教诏:朝廷用浓墨重彩的文书宣布教诏。
- 曰敌悔过今退师:说敌人已经悔过,现在退兵了。
- 羽檄向来召貔虎:以往的紧急文书是为了召集勇士。
- 乃咏出车歌杕杜:现在却唱起了《出车》和《杕杜》这样的歌。
- 橐兵销刃兵犹怒:士兵们的兵器被收起,但他们仍然愤怒。
- 却把鉏犁农歌舞:农民们则开始歌舞庆祝。
- 君王神武今艺祖:君王的神武如同古代的艺祖。
- 尔如不归污我斧:如果你们不归来,将会玷污我的斧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飙行电制”比喻行动迅速,难以捉摸。
- 拟人:如“戎人长驱越大河”将敌人拟人化,形容其强大。
- 对仗:如“肉食之谋殊未臧,我愤切骨其谁知”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宗泽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和对个人无力改变现状的愤懑。通过对比军事行动的迅速与朝廷政策的迟缓,宗泽抒发了内心的愤怒和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军事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麾幢:军旗和仪仗,象征军事和权威。
- 兵机:军事策略,象征智慧和谋略。
- 飙行电制:行动迅速,象征战争的不可预测性。
- 戎人:敌人,象征威胁和危机。
- 观阙危:国家的安全受到威胁,象征危机和忧虑。
- 金马门:朝廷,象征权力和决策。
- 盟赂:结盟和贿赂,象征妥协和腐败。
- 尺蠖屈:长期隐居或闭门不出,象征无奈和压抑。
- 羽檄:紧急文书,象征战争和紧急情况。
- 貔虎:勇士,象征勇敢和力量。
- 杕杜:古代诗歌,象征和平和庆祝。
- 橐兵销刃:士兵的兵器被收起,象征战争的结束和和平的到来。
- 艺祖:古代的贤明君主,象征智慧和权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宗泽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不满? A. 军事行动的迟缓 B. 朝廷的妥协政策 C. 敌人的强大 D. 农民的歌舞
-
诗中的“飙行电制”形容的是什么? A. 敌人的行动 B. 军事策略 C. 行动迅速 D. 战争的不可预测性
-
“肉食之谋殊未臧”中的“肉食之谋”指的是什么? A. 高官的计谋 B. 军事策略 C. 农民的计划 D. 敌人的行动
-
诗中的“金马门”指的是什么? A. 朝廷 B. 军事行动 C. 农民的家园 D. 敌人的营地
-
“八年闭户尺蠖屈”中的“尺蠖屈”比喻的是什么? A. 长期隐居 B. 行动迅速 C. 军事策略 D. 敌人的强大
答案:
- B
- C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岳飞《满江红》:表达了岳飞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敌人的愤怒,与宗泽的诗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的这首词也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个人无力改变现状的愤懑。
诗词对比:
- 宗泽的诗与岳飞的词在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敌人的愤怒上有相似之处,但宗泽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朝廷政策的失望,而岳飞的词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宗泽的这首诗,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词的全面鉴赏,包括宗泽的这首诗。
- 《宗泽传》:详细介绍了宗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有助于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