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谷楼前玉质摧,
鸟啼月落有余哀。
美人一点分明意,
不是珍珠买得来。
白话文翻译:
在金谷楼前,玉石般的美景已经破碎,
鸟儿啼鸣,月亮落下,令人感到无尽的悲哀。
美人的一抹神情分外清晰,
这并不是用珍珠可以买到的。
注释:
- 金谷楼:传说中唐代王朝的美丽楼阁,象征着繁华与美好。
- 玉质摧:比喻美好的东西遭到破坏,或隐喻心中的失落感。
- 鸟啼月落:描绘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
- 美人一点:指的是美人微微的神情或意念,强调其独特和珍贵。
- 不是珍珠买得来:强调美人情感的真挚与无价,无法用物质换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应宿,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多表现出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观察,语言优美,情感丰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诗人通过抒情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感伤,反映出对人性和情感真谛的思考。
诗歌鉴赏:
《绿珠》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凄美的场景。开篇“金谷楼前玉质摧”以金谷楼为背景,瞬间引入了一个繁华已逝的意象,带给读者一种视觉上的冲击与心灵上的震撼。接下来的“鸟啼月落有余哀”更是将自然的景象与内心的情感紧密结合,鸟鸣与月落交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悲凉氛围。此时,诗人将目光转向美人,描述她的一点神情,仿佛在说,尽管外界的美好已逝,但内心深处的情感依然生动而清晰。这种情感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非用金钱和物质能够得到的,这让整首诗更添一分珍贵与哀伤。
诗中隐含着对美好与失去的感慨,以及对真情的追求与珍视,表现出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诗的最后一句“不是珍珠买得来”,更是强调了美好情感的无价,这种情感的真挚与深邃,使得人们在追求外在物质的同时,不应忽视心灵深处的真实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金谷楼前玉质摧:描绘了一个曾经美丽的地方,如今却显得破败,暗示了美好事物的易逝。
- 鸟啼月落有余哀:通过鸟鸣和月落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悲伤情绪,表现出自然与人心的共鸣。
- 美人一点分明意:美人的神情如炬,清晰而明了,表达出一种引人注目的情感。
- 不是珍珠买得来:强调真情的珍贵,暗示物质无法代替内心的真实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金谷楼与美人相提并论,营造出一种对比的美感。
- 拟人:鸟啼与月落被赋予了情感,使自然景象更加生动。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美好事物的回忆与反思,表现出对情感的追求与珍视,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谷楼:象征繁华与美好。
- 玉质:代表纯洁与珍贵。
- 鸟啼: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悲哀的情感。
- 美人:象征真实情感与内心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金谷楼前玉质摧”中的“玉质”主要指什么? A. 美好事物的珍贵
B. 一种材料
C. 自然景观 -
诗中“鸟啼月落”所营造的氛围是? A. 欢乐
B. 悲凉
C. 宁静 -
“不是珍珠买得来”强调了什么? A. 美好情感难以用金钱衡量
B. 珍珠的价值
C. 物质的重要性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思考与情感。
- 《相思》王维:探讨了思念与情感的主题。
诗词对比:
- 陆应宿《绿珠》与李白《静夜思》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但陆应宿更注重对人内心感受的刻画,而李白则多表现孤独与思乡之情。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均展现了古诗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诗词的情感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