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赐百僚新火》
时间: 2024-09-19 21:40: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上苑连侯第,清明及暮春。
九天初改火,万井属良辰。
颁赐恩逾洽,承时庆自均。
翠烟和柳嫩,红焰出花新。
宠命尊三老,祥光烛万人。
太平当此日,空复荷陶甄。
白话文翻译:
在上苑连着侯王的府邸,清明时节正值暮春。
九天之上刚刚改换了火种,万户人家都在享受这个美好的时光。
皇帝的恩赐更是普遍,大家都在庆祝这个时节的到来。
烟雾缭绕与嫩柳相映,红色的火焰似花般绽放。
受宠的三老被尊重,祥光照耀着万众。
在这样和平的日子里,人们还在怀念陶甄的美好。
注释:
- 上苑:指皇家园林,常用于接待贵族和百官。
-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象征春季的生机,扫墓祭祖的时节。
- 九天:指天上,寓意天意或天命。
- 改火:指天帝改变火种,象征新的开始。
- 颁赐:授予、赐予。
- 三老:古代尊称,通常指年长者或德高望重的人。
- 陶甄:古代的陶器,象征美好与和谐。
典故解析:
- 清明:不仅是节气,也含有清明时节人们祭祀扫墓的传统,强调对先人的怀念和对生命的敬畏。
- 三老:源于《周易》,通常指德高望重的三位长者,象征着智慧与权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延,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社会的关切和对节令民俗的重视。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清明节前后,正值春天,寓意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和百姓安宁的祝愿。
诗歌鉴赏:
《清明日赐百僚新火》是一首描绘清明节气的诗歌,诗中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与对人们安宁生活的祝愿,展现了朝廷对臣民的关怀与恩赐。首联“上苑连侯第,清明及暮春”,开篇即点明清明节与暮春的时节,隐含出春意盎然的气氛。接着“九天初改火,万井属良辰”,描绘了在这样一个良辰美景中,万户人家共同享受春天的喜悦,暗示天意与人间的和谐。
后面几句通过描摹自然景象与人心的和谐,表达了对三老的尊重和对百姓的祝福,形成了一种祥和的氛围。“翠烟和柳嫩,红焰出花新”,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出春天的生机。最后两句提到“太平当此日,空复荷陶甄”,不仅表明了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也隐含了对古代陶器文化的怀念,突出了一种对和谐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展现了唐代社会的安定和繁荣,既有自然的美,又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怀,令人感受到诗人在清明节的深切思考与祝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上苑连侯第:描绘了皇家园林与侯王府邸相连,突显皇家气派。
- 清明及暮春:强调时节,清明是春季的最后一段,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新生。
- 九天初改火:指天帝的恩赐,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 万井属良辰:万户人家共享良辰美景,暗示国家的繁荣与百姓的幸福。
- 颁赐恩逾洽:皇帝的恩赐普遍而广泛,体现出统治者的德政。
- 承时庆自均:庆祝的气氛如同时光的流转,平分给每一个人。
- 翠烟和柳嫩:生动描绘春天的景象,富有生命的气息。
- 红焰出花新:象征着新生命的绽放,寓意着希望与美好。
- 宠命尊三老:尊重德高望重的长者,体现出对传统的尊重。
- 祥光烛万人:祥和的光辉照耀着每一个人,展现出团结与和谐。
- 太平当此日:在这样的日子里,大家都享受着和平。
- 空复荷陶甄:怀念陶器的美好,象征着生活的和谐与安宁。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翠烟和柳嫩,红焰出花新”,形成优美的音韵,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用“红焰出花新”形象地比喻火焰的绚丽,寓意着春天的生机。
- 拟人:使自然景象具有人性,如“祥光烛万人”,让光辉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赞美春天,庆祝国家的安宁与繁荣,表达了对百姓的关怀与祝福,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上苑:象征着权力与繁华。
- 清明:象征生命的延续与春天的生机。
- 红焰:象征着希望与新生的力量。
- 三老:象征着智慧与传统。
- 祥光:象征着和平与幸福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节气是什么?
- A. 春分
- B. 清明
- C. 夏至
- D. 秋分
-
“九天初改火”中的“火”象征什么?
- A. 战争
- B. 繁荣
- C. 新的开始
- D. 灾难
-
诗中提到的“三老”是指什么?
- A. 三位王子
- B. 三位长者
- C. 三位诗人
- D. 三位战士
答案:
- B. 清明
- C. 新的开始
- B. 三位长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史延的《清明日赐百僚新火》,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但王维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而史延则聚焦于国家的盛世与百姓的幸福。
粗略解读:
王维通过秋天的宁静表现孤独与思考,而史延则通过春天的生机展现对国家繁荣的期盼,两者在意象与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