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第后谢座主》

时间: 2025-01-26 05:05:56

一纵东越入西秦,十度闻莺不见春。

试向昆山投瓦砾,便容灵沼濯埃尘。

悲欢暗负风云力,感激潜生草木身。

中夜自将形影语,古来吞炭是何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及第后谢座主
作者: 周匡物 〔唐代〕

一纵东越入西秦,
十度闻莺不见春。
试向昆山投瓦砾,
便容灵沼濯埃尘。
悲欢暗负风云力,
感激潜生草木身。
中夜自将形影语,
古来吞炭是何人。

白话文翻译

一纵身奔向东越,进入西秦,
十次听见莺鸟鸣叫,却未见春天的到来。
试着向昆山投掷瓦砾,
便能让灵沼洗去身上的尘埃。
悲欢暗自承受着风云的力量,
感激之心潜藏在草木之间。
半夜时分,我自言自语,
古来吞炭的人又是谁呢?

注释

  • 东越:指今浙江、福建一带,古代的一个地名。
  • 西秦:指今甘肃、陕西一带,古代的一个地名。
  • 昆山:古代名山,位于今江苏省,象征着美好与高洁。
  • 灵沼:灵巧的湖泊,象征纯洁与清明。
  • “吞炭”:古代传说中吞食炭火以求长生,隐喻追求不切实际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匡物,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歌见长,内容多涉及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其作品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及第后,表达了内心对人生的感慨与反思,既有对仕途的期待,又有对个人处境的无奈,体现了唐代社会的复杂性。

诗歌鉴赏

《及第后谢座主》一诗,展现了周匡物在科举成功后的复杂心情。诗的开头以“纵东越入西秦”开篇,显示了诗人奋发向上的姿态,然而紧接着的“十度闻莺不见春”则暗示了内心的失落与对理想的渴望,春天象征着美好与希望,但诗人却未能如愿以偿,形成鲜明对比。

“试向昆山投瓦砾,便容灵沼濯埃尘”则运用了比喻手法,昆山与灵沼的意象让人联想到高洁与清明,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努力洗去身上的尘埃,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清明的愿望。

最后几句,“悲欢暗负风云力,感激潜生草木身”中,诗人感慨于人生的起伏与无常,风云象征着人生的变幻莫测,草木则隐喻着生命的坚韧与生机。结尾“中夜自将形影语,古来吞炭是何人”则引发对历史人物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反思与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既有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也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现了唐代文人的典雅与心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纵东越入西秦:诗人勇敢地走向新的旅程,象征着追求更高理想。
  • 十度闻莺不见春:尽管有美好的声音,但现实却是失落的,暗示了对理想的渴望未能实现。
  • 试向昆山投瓦砾:以昆山象征理想的追求,试图用行动去改变现状。
  • 便容灵沼濯埃尘:意在表达对清明与纯洁的向往。
  • 悲欢暗负风云力:人生的悲欢离合都在潜在之中,暗示着无常。
  • 感激潜生草木身: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激与对自然的敬畏。
  • 中夜自将形影语:自言自语,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 古来吞炭是何人:追问历史与理想,深思人生的意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昆山”与“灵沼”,通过自然意象表达内心的追求。
  • 对仗:诗句中存在对仗工整的现象,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结尾的“吞炭是何人”激发读者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反思,展现了唐代文人对社会、自然、人情的独特感悟与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越、西秦:象征理想与追求的方向。
  • :生命与希望的象征。
  • 昆山:理想与高洁的象征。
  • 灵沼:纯洁与清明的象征。
  • 草木:生命的坚韧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所提到的“昆山”象征什么? A. 富贵
    B. 理想与高洁
    C. 悲伤
    D. 失落

  2. “十度闻莺不见春”中的“春”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美好与希望
    C. 失败
    D. 阴暗

  3. “古来吞炭是何人”这一句的意图是什么? A. 询问古人
    B. 反思人生的意义
    C. 追求财富
    D. 对历史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周匡物《及第后谢座主》李白《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但周匡物更侧重于内心的复杂感受,而李白则表现出一种豪放与狂放的态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