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题读书堂
作者: 周匡物 〔唐代〕
窗外卷帘侵碧落,
槛前敲竹响青冥。
黄昏不欲留人宿,
云起风生龙虎醒。
白话文翻译:
窗外的帘子卷起,映入的是碧蓝的天空;
栏杆前敲打竹子的声音,响彻在青空之中。
黄昏时分不愿意留人过夜,
云彩升起,风生起来,仿佛龙虎也在苏醒。
注释:
- 卷帘:卷起窗帘,用来描绘窗外的景色。
- 侵碧落:侵入碧蓝的天空,形容景色的美好。
- 槛:栏杆,指窗前的栏杆。
- 敲竹:敲打竹子,竹子是常见的乐器,声音清脆。
- 青冥:指广阔的天空。
- 黄昏:傍晚时分。
- 宿:停留,过夜。
- 云起:云彩升起。
- 风生:风开始吹动。
- 龙虎醒:形容自然界的生机,龙虎象征着力量和活力。
典故解析:
“龙虎”在古代文化中常象征着威猛和生机,通常代表强大的力量与活力。此处借用龙虎的意象,表达了自然界的复苏和生命的流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匡物,唐代诗人,生平不详,然其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心境,追求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自题读书堂》写于诗人自处书堂之时。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同时传达出一种对黄昏的留恋与对生命活力的赞美。
诗歌鉴赏:
《自题读书堂》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读书生活的诗,字句简洁而意境深远。开头两句描绘了诗人窗外的自然景色,卷起的帘子让清新的空气与碧蓝的天空涌入室内,展现出一种开放与自由的氛围。而敲竹声则增添了一种生动的气息,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诗人在自然与知识的交融中沉浸。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黄昏,诗人似乎感受到了一种不舍,黄昏的来临让人不愿意结束这段宁静的时光。最后的“云起风生龙虎醒”更是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每一个瞬间,感受生命的美好。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于读书生活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深邃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窗外卷帘侵碧落:窗帘卷起,碧蓝的天空映入眼帘,传达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 槛前敲竹响青冥:在栏杆前敲打竹子,声音清脆响亮,仿佛与广阔的天空交融。
- 黄昏不欲留人宿:黄昏时分,不想留人过夜,表达了一种对于短暂时光的珍惜。
- 云起风生龙虎醒:云彩升起,风开始吹动,生机勃勃,象征着自然界的复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起风生比作自然的复苏,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首尾呼应,形成和谐的音律美。
- 拟人:将自然现象拟人化,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读书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彰显了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窗外:象征着外部世界的广阔与自由。
- 碧落:代表着清澈、宁静的天空,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 敲竹:传递出一种生动的气息,象征着文化与艺术的交流。
- 黄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带有一丝惆怅。
- 龙虎:象征着力量与生命的复苏,传达出自然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卷帘”指的是什么?
- A. 窗帘
- B. 门帘
- C. 帆布
-
诗人对黄昏的态度是:
- A. 想留人过夜
- B. 不愿留下
- C. 期待明天
-
“龙虎醒”的意思是:
- A. 自然复苏
- B. 动物觉醒
- C. 人们醒来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呈现出一种宁静的气氛。两首诗都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为《自题读书堂》的详细解析和学习资料,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