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抚松图》

时间: 2025-04-29 04:32:52

孤松手自植,保此贞且固。

微微岁寒心,孰乐我迟莫。

留侯报韩仇,还寻赤松去。

后生同一心,成败顾随遇。

归来抚孤松,犹是晋时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孤松手自植,保此贞且固。
微微岁寒心,孰乐我迟莫。
留侯报韩仇,还寻赤松去。
后生同一心,成败顾随遇。
归来抚孤松,犹是晋时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孤零零的松树是我亲手种下的,能够在岁月中坚守贞操和稳固。尽管我在寒冷的岁月里内心微微颤动,谁又能享受我这种迟缓的情感呢?留侯为韩氏复仇,我也想重新寻回那棵赤松。后辈们心意相同,成与败都随缘而至。回过头来抚摸这棵孤松,它依旧是晋朝时期的树木。

注释

  • 孤松:指孤独的松树,象征坚韧和贞操。
  • 留侯:指汉初的留侯张良,他为韩王报仇的故事。
  • 赤松: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松树,常象征忠义。
  • 岁寒:指寒冷的季节,常用来形容困境中的坚韧。
  • 晋时树:指晋朝时期种植的树木,暗示历史的延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80-1350),元代诗人,生于浙江,字次公,号瑶山,晚号清白道人。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渊明抚松图》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借松树表达自己的坚韧与孤独,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松树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坚贞品质的崇尚,以及对历史和传统的思考。开篇提到“孤松手自植”,既是对自我选择的肯定,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接下来的“微微岁寒心,孰乐我迟莫”,则流露出诗人在困境中的无奈和对生命的沉思。他借用留侯报仇的典故,表明对忠义精神的向往,同时也感慨后生们的命运变幻无常。最后的“归来抚孤松,犹是晋时树”表现了诗人对松树的深情,象征着他对传统的坚守和对历史的铭记。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反思,具有很强的哲理性与艺术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孤松手自植:自述种植孤松,强调个人的选择与坚守。
  2. 保此贞且固:表达对松树坚贞不屈的赞美。
  3. 微微岁寒心:在岁寒中内心的微弱感受,暗示孤独。
  4. 孰乐我迟莫:反映对人生迟缓的无奈。
  5. 留侯报韩仇:提及历史典故,表现忠义。
  6. 还寻赤松去:渴望重新寻找忠义的象征。
  7. 后生同一心:后辈们志同道合。
  8. 成败顾随遇:人生的成败随缘而至。
  9. 归来抚孤松:回归本心,重温初心。
  10. 犹是晋时树:松树依旧,象征历史的延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松树比作坚贞的品质。
  • 对仗:如“孤松”和“岁寒”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孤独与坚韧。
  • 拟人:赋予松树情感,使其成为诗人情感的寄托。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坚守与忠义,表现了诗人对道德品质和历史传统的重视,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松: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
  • 岁寒:代表艰难困苦的环境。
  • 留侯:象征忠义与复仇。
  • 赤松:代表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留侯”是指谁?

    • A. 张良
    • B. 韩信
    • C. 刘邦
    • D. 诸葛亮
  2. 诗人用什么意象来表现坚贞的品质?

    • A. 孤松
    • B. 赤松
    • C. 冬雪
    • D. 清泉
  3. 诗中的“岁寒”象征什么?

    • A. 温暖
    • B. 困境
    • C. 成功
    • D. 友谊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鸟鸣涧》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杨维桢《渊明抚松图》陶渊明《归园田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杨维桢更强调孤独与坚韧,而陶渊明则更倾向于田园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杨维桢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