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春怨》

时间: 2025-02-04 16:16:37

云无数。

遮断春光来处。

更着廉纤千嶂雨。

罩住和烟树。

社燕佳期已误。

他日归来应诉。

旧识垂杨芳草路。

总被深寒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云无数。遮断春光来处。更着廉纤千嶂雨。罩住和烟树。社燕佳期已误。他日归来应诉。旧识垂杨芳草路。总被深寒妒。

白话文翻译:

天空中乌云密布,遮挡了春天的光辉。细雨如丝,洒落在千层山峦之上,笼罩了烟雾缭绕的树木。社燕的美好约定已经错过,等到他日归来,恐怕只能诉说心中的惆怅。旧时熟悉的垂柳、芳草小路,如今都被这深寒所妒忌。

注释:

  • 云无数:乌云密布,形容天气阴沉。
  • 春光:春天的阳光与生机。
  • 廉纤:形容细雨如丝的样子。
  • 千嶂雨:形容细雨落在层峦叠嶂的山上。
  • 罩住:遮盖住。
  • 和烟树:指烟雾缭绕的树木,营造出朦胧的意境。
  • 社燕:指燕子,代表春天的到来和人的约定。
  • 佳期已误:美好的时光已经错过。
  • 旧识垂杨芳草路:旧日熟悉的景象,如柳树和芳草小路。
  • 深寒妒:深秋或寒冷的天气让这一切都显得更加凄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夫之(1619年-1692年),字而农,号湘皋,明末清初著名的诗人和哲学家。他的诗风凝重而清丽,常常融入哲理和人生感悟,作品多涉及爱情、自然、社会等多方面内容。

创作背景:

《谒金门 春怨》创作于明末动荡时期,王夫之身处国家动乱、个人遭遇挫折的环境中,内心感受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无奈。诗中细腻的描绘春天的失落,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无情对比。

诗歌鉴赏:

《谒金门 春怨》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失落。诗的开头“云无数”直接引入一种阴郁的气氛,乌云的出现象征着春天的光辉被遮蔽,暗示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烦恼与忧愁。接下来的“更着廉纤千嶂雨”,细雨如丝,给人一种柔和却又令人感到沉重的情感,细雨的意象与春天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心中的失落。

“社燕佳期已误”一句,燕子作为春天的使者,原本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如今却因为阴霾的天气使得约定的时光失去,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惋惜。最后的“总被深寒妒”,不仅将情感推向高潮,也将季节的变化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展现了自然对人心境的深刻影响。

全诗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春天的渴望,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描绘了一个人在春天的惆怅与孤独,充满了淡淡的忧伤和深刻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云无数:描绘天气阴沉,初步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
  2. 遮断春光来处:乌云遮挡了春天的光辉,暗示生活的美好被阻挠。
  3. 更着廉纤千嶂雨:细雨如丝,不仅增加了诗的细腻感,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忧伤。
  4. 罩住和烟树:雨水笼罩着烟雾缭绕的树木,形成一种朦胧的景象,增强了诗的情感。
  5. 社燕佳期已误:燕子代表春天的到来,约定的佳期却已经错过,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遗憾。
  6. 他日归来应诉:期待未来能再相聚,诉说心中的情感。
  7. 旧识垂杨芳草路:对往昔熟悉场景的回忆,加深了失落感。
  8. 总被深寒妒: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强调深秋寒冷的妒忌,使整个诗意更加深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乌云比作遮挡春光的障碍,增强情感表达。
  • 拟人:将“寒冷”赋予情感,表现出它对美好春天的妒忌。
  • 对仗:如“社燕佳期已误”,对仗工整,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天的渴望与现实生活的无奈,传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惋惜,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情感之间的深刻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心情的阴郁与压抑。
  • 春光:代表美好与希望。
  • 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和人与人之间的约定。
  • :细雨象征着柔情与忧伤,增加了诗的情感层次。
  • 垂杨芳草:代表旧日的美好与怀旧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云无数”意指什么?

    • A. 天空晴朗
    • B. 乌云密布
    • C. 阴雨连绵
    • D. 清风徐来
  2. 诗中使用的“社燕”象征什么?

    • A. 秋天的到来
    • B. 失落的青春
    • C. 春天的希望
    • D. 寒冷的冬天
  3. “总被深寒妒”中“深寒”指代什么?

    • A. 秋冬的天气
    • B. 春天的温暖
    • C. 诗人的心情
    • D. 自然的变化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 温庭筠的《更漏子》

诗词对比:

王夫之的《谒金门 春怨》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王夫之通过细雨与乌云的描绘展现了忧伤与惆怅,而李清照则通过词语的优美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虽有不同,但都透出一种对失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感悟。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王夫之研究》
  • 《明清诗词流派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