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旅泊书怀寄淮东提举蔡成甫观兼呈郑使君弇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2-04 15:44:26

命矣周南滞,时哉冀北空。

居无刮目视,动有转喉穷。

泛宅如蛮蜑,淫书伴蠹虫。

飘蓬故人念,赖有绣衣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命矣周南滞,时哉冀北空。
居无刮目视,动有转喉穷。
泛宅如蛮蜑,淫书伴蠹虫。
飘蓬故人念,赖有绣衣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周南的惋惜,以及对冀北空旷时光的感慨。居住的地方没有人留意,生活中一切都显得无趣。就像是漂浮的船只,漫无目的,伴随着腐朽的书籍和虫子。诗人思念故人,幸好还有绣衣公这样的朋友在身边。

注释:

  • 命矣:命运啊,感叹命运的无常。
  • 周南:古地名,指周朝南方的地区,常用以象征故乡或安宁的地方。
  • 冀北:指冀州北部,诗人身处的地方。
  • 刮目视:刮目相看,形容不被重视。
  • 转喉穷:转喉,指说话或唱歌,穷尽,形容无趣。
  • 蛮蜑:即蛮船,指漂泊不定的生活。
  • 淫书:指无用或低劣的书籍。
  • 蠹虫:书虫,指书籍被虫蛀,象征生活的腐朽。
  • 飘蓬:飘荡的蓬草,象征漂泊不定的生活。
  • 绣衣公:指一位穿着绣衣的朋友,象征友谊的温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程俱,字仲明,号青山,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常见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程俱旅居他乡之时,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漂泊生活的无奈。时代背景为宋代,社会动荡,文人多有离乡之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清晰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奈。开篇“命矣周南滞,时哉冀北空”直接将读者带入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对命运的感慨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受交织在一起。诗人身处冀北,周南的记忆如梦幻般模糊,却又深切地影响着他的心情。

接下来的几句以“居无刮目视,动有转喉穷”描绘了他在异乡的无趣生活,生活的乏味和对家乡的向往交相辉映,令人感到深深的惆怅。诗中提到“泛宅如蛮蜑”,使用了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漂泊的无助与无奈,仿佛生活如同一只无目的漂浮的船只。

最后两句“飘蓬故人念,赖有绣衣公”则转向了对友谊的珍视,尽管生活无趣,但他仍感到一丝安慰,有朋友的陪伴使他不至于孤单。这一转折给予整首诗一种温暖的情感,也让人感受到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人际关系依然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命矣周南滞:感叹命运把自己困在周南。
  2. 时哉冀北空:感慨现在的冀北一片空旷。
  3. 居无刮目视:在这里生活,没有人会看重自己。
  4. 动有转喉穷:即使说话也感到无趣,生活陷入乏味。
  5. 泛宅如蛮蜑:比喻自己的生活漂泊不定。
  6. 淫书伴蠹虫:无用的书籍与虫子相伴,象征生活的腐朽。
  7. 飘蓬故人念:思念故人如同飘荡的蓬草。
  8. 赖有绣衣公:庆幸有朋友的陪伴,带来一丝温暖。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漂浮的船只,形象生动。
  • 对仗:如“命矣周南滞”和“时哉冀北空”,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书籍、虫子象征着生活的无趣与腐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周南:象征故乡与安宁。
  • 冀北:象征漂泊与孤独。
  • 蛮蜑:象征无目的的生活。
  • 淫书:象征生活的无趣与腐朽。
  • 绣衣公:象征温暖的友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周南”象征什么? A. 故乡
    B. 朋友
    C. 漂泊生活
    D. 无趣的书籍

  2. 诗人对冀北的感受是?
    A. 安宁
    B. 空旷
    C. 热闹
    D. 美好

  3. 诗中“转喉穷”表达了什么情绪?
    A. 快乐
    B. 无趣
    C. 惊喜
    D. 激动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也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虽然背景不同,但情感却有相似之处,都是对漂泊生活的感慨和对故人的怀念。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