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前韵》

时间: 2025-01-11 05:52:03

龙鸾仅比闽团酽,盐酪应嫌北俗粗。

采愧吴僧身似腊,点须越女手如酥。

舌根遗味轻篙,腋下清风稍袭肤。

七碗未容留客试,瓶中数问有余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龙鸾仅比闽团酽,盐酪应嫌北俗粗。
采愧吴僧身似腊,点须越女手如酥。
舌根遗味轻篙,腋下清风稍袭肤。
七碗未容留客试,瓶中数问有余无。

白话文翻译

龙鸾酒的醇香只稍逊于福建的团酒,盐酪的味道恐怕会让人觉得北方的东西太粗糙。
我因吴僧的身材像腊肉而感到惭愧,越女的手指如同酥油一般细腻。
舌根留下的余味轻如篙条,腋下的清风微微拂过肌肤。
七碗酒还没有让客人留下来品尝,瓶中只问还有多少剩余。

注释

  • 龙鸾:一种酒名,象征着美味的酒。
  • 闽团:指福建的团酒,形容其醇厚。
  • 盐酪:北方一种奶制品,诗人认为味道粗糙。
  • 吴僧:指的是江南地区的僧人,通常身材较为丰腴。
  • 越女:指的是越地的女子,以美丽和手艺著称。
  • 舌根遗味:舌头上留下的余味,给人以回味无穷的感觉。
  • 七碗:诗人以酒的数量来表达对客人的热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涧溪,宋代著名诗人、散文家,苏轼的弟弟。他们兄弟以文才和才华著称于世。苏辙的诗风清新,常以平易近人、富于情感见长,善于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情谊。

创作背景

《次前韵》是苏辙在与友人聚会时所作,诗中描绘了酒宴的情景和对美酒的赞美,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文人雅士常常借酒助兴,诗歌成为了他们交流思想、抒发情感的重要形式。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在宴会上的愉悦心情和对美酒的陶醉。开头两句通过对比福建与北方酒食的差异,彰显了南方美食的精致与北方的粗犷,突出了诗人对南方文化的认同和热爱。接下来,诗人以“采愧吴僧身似腊,点须越女手如酥”来表现对周围人的赞美,显示了他对美的追求与欣赏。

舌根遗味轻篙、腋下清风稍袭肤的描绘,不仅反映了酒的美味,更传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在酒席上的闲适和欢快。最后两句则将宴席的热闹气氛推向高潮,七碗未容留客试,暗示酒意正浓,诗人渴望与友人共度更多美好时光,体现出深厚的友情与人情的温暖。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龙鸾仅比闽团酽:龙鸾酒的味道仅次于福建团酒,说明酒的品质很高。
  2. 盐酪应嫌北俗粗:北方的盐酪在口味上不如南方的细腻,展示了地域文化的差异。
  3. 采愧吴僧身似腊:对比吴僧的丰腴身材,表达了对美的自愧不如。
  4. 点须越女手如酥:夸赞越女的手如同酥油般细腻。
  5. 舌根遗味轻篙:舌头上留下的余味轻盈,象征酒的醇香。
  6. 腋下清风稍袭肤:清爽的微风拂过肌肤,营造出舒适的环境。
  7. 七碗未容留客试:客人未能品尝完酒,表现出酒宴的热烈。
  8. 瓶中数问有余无:询问酒瓶中是否还有剩余,突显对酒的渴望与期待。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南北酒食的对比,凸显南方文化的优越性。
  • 比喻:将越女的手比作酥,形象生动地展示了细腻之美。
  • 拟人:把余味和清风赋予生命,增强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酒的描绘和对人情的关注,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整体情感基调是欢快而又深情的,展现了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与生活的丰盈。

意象分析

  • 龙鸾:象征高雅的饮品,代表了文人们的生活品味。
  • 吴僧、越女:代表南方的文化和风韵,展现出对美的崇尚。
  • 清风:象征自然的舒适与清新,反映出诗人对环境的欣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龙鸾”是什么?

    • A. 一种鱼
    • B. 一种酒
    • C. 一种花
    • D. 一种乐器
  2. “盐酪”在诗中被怎样描述?

    • A. 美味
    • B. 粗糙
    • C. 香甜
    • D. 清淡
  3. 诗人在宴席上有怎样的感受?

    • A. 忧伤
    • B. 高兴
    • C. 疲惫
    • D. 恼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饮中八仙歌》
  • 白居易《琵琶行》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苏辙的《次前韵》更注重对饮酒环境和心情的细腻描绘,而李白则是豪放的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美酒的畅饮。两者都表现了对酒的热爱,但在风格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参考资料

  • 《苏辙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