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钟山》
时间: 2025-01-11 06:09: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钟山
(苏辙)
江南四月如三伏,
北望钟山万松碧。
杖藜试上宝公龛,
众壑秋声起相袭。
青峰回抱石城小,
白练前横大江直。
石梯南下府城闉,
松径东蟠转山谷。
乔林无风声如雨,
时见游僧石上息。
行穷碧涧一庵岩,
坐弄清泉八功德。
归寻晚饭众山底,
困卧定林依石壁。
朝游不知涧谷远,
莫归但觉穿双屐。
老僧一身泉上住,
十年扫尽人间迹。
客到惟烧柏子香,
晨饥坐待山前粥。
丈夫济时诚妄语,
白首居山本良策。
茹蔬饭糗何足道,
纯灰洗心聊自涤。
失身处世足愆尤,
愧尔山僧少忧责。
白话文翻译:
江南四月的天气像三伏天一样炎热,我从北方眺望钟山,看到万松苍翠。拄着拐杖试着上到宝公的龛前,耳边响起了众多山谷的秋声。青峰环抱着小石城,白色的瀑布犹如大江横贯。石梯向南下通往府城的闸门,松林小径向东蜿蜒通往山谷。高大的树林没有风声,像是下着细雨,偶尔看到游僧在石上休息。走到碧涧的庵岩,坐在清泉边,享受八功德。回去寻找晚饭时到达众山的底部,困倦地依靠石壁在林中入睡。早晨游玩时不知道涧谷的遥远,回家的时候只觉得穿着双屐走得很快。老僧住在泉边,十年间已经扫净人间的痕迹。客人到来时只烧柏子香,早晨饥饿时坐在山前等着粥。男子汉在时要认真做事,年老时居住在山中是明智的选择。吃素和粗糙的饭算不了什么,心中纯净的灰烬可以自我洗涤。失去身份在世间足够有愧,愧疚于山僧的少有忧虑和责备。
注释:
- 杖藜: 拄着拐杖,这里表明诗人年长,可能有些虚弱。
- 宝公龛: 指的是钟山上的一处庙宇。
- 青峰: 形容钟山的山峰。
- 白练: 形容瀑布如同白色的丝带。
- 八功德: 佛教中的八种功德,指修行的德行。
- 柏子香: 一种香料,常用于祭祀和净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涑水,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和书法家,苏洵之子,苏东坡的弟弟。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是“苏门四学士”之一。
创作背景:
《游钟山》创作于苏辙晚年,他在钟山游玩时受到自然景色和山中隐士生活的启发,表达了自己对清静、超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诗歌鉴赏:
《游钟山》是一首描绘钟山自然景色和隐士生活的诗歌。全诗语言质朴,意象生动,展现了作者对山水风光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江南的四月景象与钟山的自然景致,表现出一种宁静与和谐。尤其是“老僧一身泉上住,十年扫尽人间迹”一句,充分体现了隐居生活的超脱与安宁。诗人在游历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同时也在思考人生的意义,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淡然态度。诗末提到“茹蔬饭糗何足道,纯灰洗心聊自涤”,更是抒发了他追求内心平静、简朴生活的愿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南四月如三伏:描绘江南四月的炎热天气,暗含对气候的感慨。
- 北望钟山万松碧:从远处望去,钟山青松苍翠,展现自然之美。
- 杖藜试上宝公龛:拄杖攀升至庙宇,表现出一种探索精神。
- 众壑秋声起相袭:山谷中传来秋天的声音,增添了诗的秋意。
- 青峰回抱石城小:青山环绕着小城,形成了自然的保护。
- 白练前横大江直:形容大江如同白色的绸带,展现壮丽的景色。
- 石梯南下府城闉:石梯通向府城,体现出人文与自然的交融。
- 松径东蟠转山谷:松林小径弯曲而行,传达出山的曲折与深邃。
- 乔林无风声如雨:高树间无风,静谧的环境如同细雨。
- 时见游僧石上息:不时看到游僧在石上休息,增添了人文气息。
- 行穷碧涧一庵岩:走到碧涧的庵岩,表现出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 坐弄清泉八功德:坐在清泉边,享受佛教的修行乐趣。
- 归寻晚饭众山底:结束游玩,寻找晚饭,展现日常生活。
- 困卧定林依石壁:困倦地依靠石壁入睡,表现出宁静的状态。
- 朝游不知涧谷远:早晨游玩时忘却了远方的涧谷,表现出陶醉于自然。
- 莫归但觉穿双屐:回家的时候只觉得走得快,反映出轻松的心情。
- 老僧一身泉上住:老僧隐居在泉边,表现出尘世的超脱。
- 十年扫尽人间迹:隐士生活的清净,象征着对世俗的超脱。
- 客到惟烧柏子香:客人到来只烧香,表现出简朴的接待。
- 晨饥坐待山前粥:早晨饥饿等待山前的粥,展现出隐居的简朴生活。
- 丈夫济时诚妄语:男子汉在时要认真做事,表现出对责任的思考。
- 白首居山本良策:年老时隐居山中是明智的选择,体现出隐居的智慧。
- 茹蔬饭糗何足道:吃素和粗糙的饭不算什么,表现出对物质的淡泊。
- 纯灰洗心聊自涤:心中纯净的灰烬可以自我洗涤,表达内心的宁静。
- 失身处世足愆尤:失去身份在世间感到有愧,表现出对世俗的反思。
- 愧尔山僧少忧责:愧疚于山僧的少有忧虑和责备,表现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 “白练”比喻江水,形象生动。
- 拟人: “乔林无风声如雨”,赋予自然以人的特性。
- 对仗: 全诗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表现出一种超脱与宁静的情感,体现了对内心平和与简单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钟山: 象征自然的美好与人文的荟萃。
- 秋声: 代表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感慨。
- 老僧: 象征隐士的智慧与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四月如三伏”是指哪个地方的气候?
A. 北方
B. 江南
C. 西北
D. 东北 -
“青峰回抱石城小”中的“青峰”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心情
B. 钟山的山峰
C. 一种植物
D. 一位隐士 -
“白练前横大江直”中的“白练”比喻什么?
A. 云
B. 江水
C. 雪
D. 风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 - 王维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山中杂诗》(王维)与《游钟山》都描绘了山水的宁静,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抒发个体的孤独感,而苏辙的诗则表现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 《静夜思》(李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而《游钟山》则更注重对山水之美的描绘,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苏辙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