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临太博马上》

时间: 2025-01-11 07:54:22

冬晚霜露重,城遥鞍马劳。

徒知事奔走,曾未补毫毛。

水旱嗟嚬蹙,疮痍费抑搔。

莫归何暇食,堆按簿书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冬晚霜露重,城遥鞍马劳。
徒知事奔走,曾未补毫毛。
水旱嗟嚬蹙,疮痍费抑搔。
莫归何暇食,堆按簿书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冬天的寒冷和艰辛,霜露沉重,远离城市,马匹在奔波中疲惫不堪。虽然知道事情繁忙奔走,但却从未能修补自己的衣物。无论是水灾还是旱灾,都让我忧心忡忡,心中的伤痛难以抑制。即便想要回家,也无暇顾及饮食,书堆得像山一样高。

注释:

  • 霜露:霜和露水,寒冷天气的象征。
  • 鞍马劳:骑马劳累,指在外奔波的辛苦。
  • 徒知:只是知道,表明无奈与无助。
  • 毫毛:指衣物,形容生活的艰难,衣物都无暇修补。
  • 水旱:指水灾和旱灾,代表自然灾害带来的苦痛。
  • 疮痍:指伤痛,表达心灵的创伤。
  • 堆按簿书高:书籍堆得很高,形容工作繁忙,无法顾及生活的琐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晦庵,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洵的次子,苏轼的弟弟。与兄苏轼齐名,擅长诗词、散文及辞章,倡导清新自然的文学风格,强调文辞的真挚和情感的表达。他在政治上也有一定影响力,曾任多职。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冬季,正值当时战乱频繁和自然灾害交织的时期,诗人感受到国家动荡、民生艰难的深重压力,反映了他对社会的关心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诗歌鉴赏:

苏辙的《次韵王临太博马上》是一首充满忧伤和感慨的诗。诗中展现了诗人在冬季的寒冷天气中,骑马劳作、奔波于城外的艰辛。首句“冬晚霜露重”,直入主题,描绘出严寒与露水的严酷,营造了一个凄凉的氛围。接着“城遥鞍马劳”,诗人强调了远离城市的疲惫,描绘了他在奔波中的无奈。

“徒知事奔走,曾未补毫毛”,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虽然忙于事务,却无暇顾及个人的生活琐事,甚至连最基本的衣物修补都无法做到,反映出他对生活压力的无力感。

后半部分的“水旱嗟嚬蹙,疮痍费抑搔”,则将视角转向更广泛的社会背景,提及了自然灾害所带来的苦痛,诗人感同身受,对于民众的疾苦深表忧虑。

最后一句“莫归何暇食,堆按簿书高”则是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总结,尽管想回家,却因工作繁忙而无暇顾及饮食,书本堆积如山,显示出他在繁忙与困惑中的无奈与疲惫。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一种控诉,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社会的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冬晚霜露重:冬天的傍晚,霜露沉重,暗示天气寒冷。
  2. 城遥鞍马劳:城池遥远,骑马奔波,表现出行路的艰难。
  3. 徒知事奔走:只是知道忙于奔走,表达出一种无奈感。
  4. 曾未补毫毛:从未能修补衣物,显示生活的困窘。
  5. 水旱嗟嚬蹙:水灾和旱灾的困扰,让人忧心忡忡。
  6. 疮痍费抑搔:心中受伤,难以抑制,情感的痛苦。
  7. 莫归何暇食:即便想回家,也无暇顾及饮食。
  8. 堆按簿书高:书籍堆积如山,工作繁忙,生活压迫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水旱”和“疮痍”,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书堆得很高,象征着工作与生活的重压。
  • 拟人:将自然灾害与人们的情感结合,增强了感情的共鸣。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个人生活困境与社会动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现状的关切,以及对自己无奈处境的无声控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露:象征寒冷与艰难,代表了外在环境对个人的影响。
  • 鞍马:代表着行路与奔波,体现了生活的劳累。
  • 水旱:自然灾害的意象,暗示社会动荡与民生困苦。
  • 疮痍:象征心灵的创伤,反映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冬晚霜露重”中“霜露”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雨水
    B. 冬天的寒冷天气
    C. 夏天的阳光
    D. 秋天的落叶

  2. 填空题:诗中提到“水旱嗟嚬蹙”,表示对__的忧虑。

  3. 判断题:诗人对自己的处境感到满意。
    A. 是
    B. 否

答案:

  1. B
  2. 自然灾害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了国家动荡与个人困境的诗作。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

诗词对比:

  • 苏轼的《赤壁赋》:两首作品都反映了诗人面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但苏轼更多地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而苏辙则直接关注个人与社会的现实困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苏辙全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