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孔武仲金陵九咏 八功德泉》

时间: 2025-01-26 01:45:52

君言山上泉,定有何功德。

热尽自清凉,苦除即甘滑。

颇遭游人病,时取破匏挹。

烦恼虽云消,凛然终在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君言山上泉,定有何功德。
热尽自清凉,苦除即甘滑。
颇遭游人病,时取破匏挹。
烦恼虽云消,凛然终在臆。

白话文翻译:

你说山上的泉水,定是有何等的功德。
热气尽去后,水自然变得清凉;
苦涩的东西去掉后,水便甘甜滑爽。
虽然常常有游人来此生病,
却时常取来破旧的葫芦来舀水。
纵然烦恼似乎消散,
但内心的困扰依然存在。

注释:

  • 君言:你说。
  • 功德:指泉水的神奇效果或好处。
  • 热尽自清凉:形容泉水在炎热后变得清凉。
  • 苦除即甘滑:指去掉苦味后,水变得甘甜顺滑。
  • 颇遭游人病:常常有游客因病而来。
  • 破匏挹:用破旧的葫芦来舀水。
  • 烦恼虽云消:虽然烦恼似乎消散了。
  • 凛然终在臆:但内心的困扰依然存在。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功德泉”可能与古代对泉水的崇拜有关,泉水被视为大自然的恩赐,常常被连接到健康与长寿的象征。诗中表现出人们对自然的尊重与依赖,同时也反映出内心的烦恼未必能因外物而彻底消除的辩证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晦庵,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其兄苏轼齐名。苏辙的作品以清新自然见长,常关注社会民生,情感真挚,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

《八功德泉》是苏辙在金陵游历时所作,泉水的清凉甘甜吸引了游人,也让人思考内心的烦恼与世俗的冲突。诗歌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性深刻的洞察。

诗歌鉴赏:

苏辙在《八功德泉》中通过自然之景,表达了人类内心深处的矛盾与冲突。泉水既是自然的恩赐,又成为人们寄托希望的象征。前两句强调泉水的清凉与甘甜,展现出自然的美好与神奇。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揭示出人心的烦恼与不安。尽管泉水能够让人暂时忘却烦恼,但内心的困扰却无法被完全驱散,这种内心的矛盾使得整首诗更加深邃。

诗句简练而含蓄,字里行间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与哲思。通过泉水的描写,苏辙展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渴望及对生活的思考,反映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整首诗意境深远,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君言山上泉,定有何功德。
    开篇以问句引入,表现出对泉水的好奇与尊重。

  2. 热尽自清凉,苦除即甘滑。
    描述泉水的特性,强调其清凉与甘甜,传达出大自然的恩泽。

  3. 颇遭游人病,时取破匏挹。
    提到游人因病而来,暗示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4. 烦恼虽云消,凛然终在臆。
    结尾反转,揭示内心的困扰依然存在,增加了诗的哲理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泉水比作“功德”,强调其神奇效应。
  • 对仗:如“热尽自清凉,苦除即甘滑”,使语言更加和谐。
  • 反讽:后半部分揭示了外物无法彻底消解内心烦恼的现实。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泉水的描写,探讨了人对自然的依赖,同时也反思了内心的烦恼与生活的矛盾。诗人以自然为背景,表达出对人生深刻的思考,揭示了看似简单的自然现象背后,隐藏着丰富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泉水:象征自然的恩赐与生命的源泉,代表清凉与甘甜。
  • 游人:象征寻求解脱与安慰的人们,体现对自然的依赖。
  • 烦恼:象征人内心的困扰与无奈,表现出人性的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泉水有什么特点?

    • A. 清凉与甘甜
    • B. 温热与苦涩
    • C. 浑浊与酸涩
  2.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内心感受?

    • A. 完全的快乐
    • B. 对内心烦恼的反思
    • C. 对自然的绝对赞美
  3. 诗中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 A. 夸张
    • B. 比喻
    • C. 拟人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之美,但更多关注于人生的理想与追求。
  • 《山居秋暝》:通过山水景色表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反映出与苏辙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苏辙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