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 盆梅将开,以纸帐护之》
作者: 钱念生 〔清代〕
出手枝高,恁般细蕾寒成簇。
暗香生玉。牢把葳蕤束。
最早春光,又恐春光促。
低低嘱。慢些开足。不许风丝触。
白话文翻译:
这盆梅花的枝条高高伸出,细小的花蕾寒冷地聚成一簇。
暗香从花中散发,宛如玉石的芳香。我小心翼翼地将这娇嫩的花蕾束缚住。
春光来得最早,但又怕春光过于急促。
我轻声叮嘱,慢慢地绽放,不要让风丝轻易触碰到它。
注释:
字词注释:
- 出手枝高:指梅花的枝条伸展得很高。
- 恁般:如此、这样。
- 细蕾:细小的花蕾。
- 寒成簇:寒冷的天气使得花蕾聚集在一起。
- 暗香生玉:暗淡的香气犹如美玉般清香。
- 牢把葳蕤束:小心地将花蕾紧紧束缚。
- 春光促:春天的光景来得太快。
- 低低嘱:轻声叮嘱。
- 慢些开足:慢慢地开放。
典故解析: 此诗未直接引用典故,但表现的梅花意象常与坚韧、清高的品格联系在一起,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不畏严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念生,清代诗人,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尤其对花卉的描写细致入微。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春季,诗人在欣赏即将绽放的梅花时,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梅花的娇嫩,表现出对自然的珍视与对春光的细腻感受。
诗歌鉴赏:
《点绛唇 盆梅将开,以纸帐护之》是一首描绘梅花即将绽放的词作,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诗人对梅花的呵护。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构建出一个充满春意的画面。开篇以“出手枝高,恁般细蕾寒成簇”引入,描绘了梅花枝条的高昂与细小花蕾的聚集,这种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梅花在寒冷中孕育的生机。
接下来的“暗香生玉”一句,暗示了梅花即将开放时那种隐约而美好的香气,给读者以美的享受。然后,“牢把葳蕤束”则展示了诗人对梅花的细心呵护,表现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与珍视。最后几句“慢些开足。不许风丝触”,更是流露出一种细腻而深情的态度,诗人希望梅花能在温暖的阳光下慢慢开放,而不被春风的轻拂所打扰,这种情感的表达使整首词充满了温柔与细腻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出手枝高,恁般细蕾寒成簇。
描述梅花的枝条高高伸展,细小的花蕾在寒冷的环境中聚集成簇,表现出生命的坚韧。 -
暗香生玉。牢把葳蕤束。
细腻的香气犹如美玉般清新,诗人小心翼翼地将花蕾束缚,展现对花的珍视。 -
最早春光,又恐春光促。
早春的光辉让人期待,但又担心春光来得太急,影响梅花的开放。 -
低低嘱。慢些开足。不许风丝触。
轻声叮嘱花蕾慢慢开放,不要让风丝轻易触碰,表现出对生命的温柔呵护。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暗香生玉”,将香气比作美玉,增强了作品的美感。
- 拟人:通过对梅花的叮嘱,赋予植物以人的情感,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珍视与生命的呵护,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洁白、高洁与坚韧。
- 春光:象征希望与新生。
- 细蕾: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 暗香:象征内在的美与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
A. 玫瑰
B. 梅花
C. 桃花 -
诗人希望梅花以什么方式开放?
A. 快速
B. 慢慢
C. 不开放 -
“暗香生玉”中的“玉”主要指什么?
A. 美丽
B. 香气
C. 冰冷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王安石
- 《春晓》——孟浩然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描绘梅花,但更加直接地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与欣赏,而钱念生的《点绛唇》则更加细腻,注重梅花的生长过程与诗人的情感。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示了不同的审美视角。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梅花的文化象征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