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 秋雨》
时间: 2025-01-11 05:55: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夜西风响翠条。碧纱窗外雨,长凉飙。朝来绿涨水平桥。添清景,疏韵入芭蕉。坐久篆烟销。多情人去后,信音遥。即今消瘦沈郎腰。悲秋切,虚度可人宵。
白话文翻译:
一夜的西风在翠绿的柳条上吹响,窗外的雨打在碧纱窗上,凉风阵阵。早晨来临,水面上绿意盎然,桥上水位上涨。清新的景色,疏疏的乐韵飘入芭蕉叶中。坐久了,篆刻的烟雾渐渐消散。多情的人离去后,音信却遥不可及。如今只见他消瘦的腰身,悲秋的情感切切,夜晚的时光虚度无聊。
注释:
- 西风:指秋天的风,象征着季节的变迁。
- 翠条:指柳树的枝条,翠绿的颜色象征生命的活力。
- 碧纱窗:指用绿色纱布做的窗户,透露出一种清雅的气息。
- 长凉飙:指长久的凉风,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
- 绿涨水平桥:水面涨满,绿意盎然,描绘了秋水丰盈的景象。
- 疏韵入芭蕉:指琴声或乐声轻柔地飘入芭蕉树间,显得清幽。
- 篆烟销:篆烟指香烟,坐久了香烟的气息逐渐消散。
- 信音遥:音信遥远,表示思念对方的心情。
- 消瘦沈郎腰:形容人因思念而瘦弱,沈郎指心中思念的人。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多情人去后”反映了古诗词中常见的对离别和思念的主题,表达了对失去爱情的感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长卿,字子华,号秋水,宋代诗人,以词作见长,风格清新婉约,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交融。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秋季,正值离别之时,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爱情的怀念与惆怅,反映了宋代士人的孤独与多情。
诗歌鉴赏:
《小重山·秋雨》是一首典型的宋词,展现了赵长卿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词的开头以“西风”和“雨”引入,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惆怅的氛围。这种意境不仅让人感受到季节的变换,更引导读者步入诗人的内心世界。
“朝来绿涨水平桥”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秋雨过后,水面绿意盎然的美丽景象,呈现出一种清新而静谧的画面。然而,在这美丽的自然景象背后,诗人却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忧伤。“多情人去后,信音遥”的情感流露,表现了对离去爱人的思念与无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强烈的情感,表现了孤独与思念的主题,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事的感慨,展示了诗人丰富而深邃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夜西风响翠条:夜间的西风在柳条上轻轻吹响,营造出一种秋意浓厚的氛围。
- 碧纱窗外雨,长凉飙:窗外的细雨和持续的凉风,增强了秋天的清冷感。
- 朝来绿涨水平桥:早晨水位上涨,绿意盎然,展现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色。
- 添清景,疏韵入芭蕉:清新景色中,乐声轻柔飘入芭蕉,增添了诗意的韵律感。
- 坐久篆烟销:长时间坐着,香烟渐渐消散,暗含时间的流逝。
- 多情人去后,信音遥:思念的人离去后,音信渺茫,表现了孤独感。
- 即今消瘦沈郎腰:如今只见心中思念的人的消瘦,表现了思念的痛苦。
- 悲秋切,虚度可人宵:在悲秋的情绪中,夜晚的时光显得空虚无聊。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情感联结,如“雨”“风”象征离愁。
- 对仗:如“碧纱窗外雨,长凉飙”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拟人:将自然的声音拟人化,增加了情感的厚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秋雨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去爱人的深切思念与孤独感,反映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重要意象:
- 西风:象征秋天与离别,表现季节的变迁。
- 碧纱窗:象征清雅与内心的孤独。
- 芭蕉:象征清幽的环境,反映内心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西风”主要象征什么?
- A. 春天
- B. 秋天
- C. 夏天
-
“信音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失落
- C. 愤怒
-
诗中描写的自然景物主要是?
- A. 雪
- B. 雨
- C. 霜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周邦彦的《兰陵王·世事一场大梦》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过往情感的怀念,但更侧重于对爱情的深情回忆。
- 《兰陵王·世事一场大梦》:则从更广泛的角度探讨人生的虚幻与无常,情感基调更为悲壮。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赵长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