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词》
时间: 2025-02-04 15:44:51意思解释
虞美人词
原文展示
鸿沟既割归太公,旋复背之非英雄。
美人临死何从容,有此差足慰重瞳。
英布周殷愧入地,蒙面何以见江东。
芳魂至今舞春风,其与项庄拔剑之意将无同。
啼鹃集之血泪红。
吁嗟乎野鸡难复位宫闱,生玷辟阳死赤眉。
刘季楚歌空自悲。
美人泉下目未瞑,为告愤王应齿冷。
青燐婆娑助清影。
白话文翻译
鸿沟已经划分了天下,返回背叛的人并非真正的英雄。
美人在临终之际何其从容,心中有此差错足以慰藉重瞳。
英布与周殷的懊悔深埋地下,蒙着面孔又如何能见到江东?
芳魂至今在春风中舞动,与项庄拔剑之意并无相同之处。
啼鹃的血泪染红了天空。
唉,野鸡难以再次回到宫廷,生前有污名而死于赤眉。
刘季的楚歌空自悲哀。
美人在泉下目未瞑,为了告知愤怒的王者应是冷冷的牙齿。
青燐在月光下婆娑起舞,助长了那清影。
注释
- 鸿沟:指分隔两国的界线,典出于《史记》。
- 太公:指姜子牙,周朝开国功臣。
- 美人:特指虞姬,项羽的爱妾。
- 英布、周殷:历史上有名的将领,因反叛而被后世所耻。
- 赤眉:指赤眉军,反抗统治的农民军。
- 青燐:用以形容青色的火焰,常用来形容孤独的灵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全祖望(1640-1718),字子白,号逸云,江苏人,清代著名诗人,擅长词和诗。其作品多描绘历史人物和事件,表现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清代,诗人以虞姬的悲剧为背景,借古讽今,表达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思考和对忠义精神的赞美。
诗歌鉴赏
《虞美人词》以虞姬为中心,表达了对英雄悲剧命运的感慨。诗中通过回顾历史人物的命运,揭示了权力、背叛与忠诚的复杂关系。全诗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悲哀与无奈,令人思考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脆弱。同时,诗中运用众多典故,构建了一个丰富的历史画面,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的关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鸿沟既割归太公:指天下已被分割,归于周太公,强调权力的分配。
- 旋复背之非英雄:反映出对背叛者的鄙视,认为他们并不是真正的英雄。
- 美人临死何从容:虞姬在死亡面前表现出从容,展现其大无畏的精神。
- 有此差足慰重瞳:即使在绝境中,她的心中仍有一丝安慰。
- 英布周殷愧入地:提及历史人物的耻辱,表达对他们命运的惋惜。
- 芳魂至今舞春风:美人的灵魂仍在春风中舞动,象征其不屈的生命力。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啼鹃集之血泪红”,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比喻历史人物的命运,暗示现实中的忠诚与背叛。
- 象征:美人的灵魂象征着忠诚与牺牲。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虞美人的悲剧故事,探讨了忠诚、背叛与英雄主义的主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反思与感慨。
意象分析
- “美人”:象征忠贞与牺牲。
- “鸿沟”:象征权力的分割与斗争。
- “春风”:象征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虞美人词》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全祖望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鸿沟既割归太公”中的“鸿沟”指什么?
- A. 一条河流
- B. 国家边界
- C. 个人恩怨
- D. 历史事件
-
诗中提到的“美人”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王异
- B. 虞姬
- C. 西施
- D. 貂蝉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表现对悲剧爱情的深刻思考。
- 李清照的《声声慢》,同样探讨离别与思念的主题。
诗词对比:
- 对比全祖望的《虞美人词》和李白的《将进酒》,前者侧重于历史人物的悲剧与忠诚,后者则强调个人的豪情与饮酒作乐,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截然不同。
参考资料
- 《全祖望诗词全集》
- 《清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