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赋得一枝红牡丹》

时间: 2025-02-04 15:43:33

绿窗浓昼逢初夏,满院花都谢。

昨宵丝管醉沈香,重放一枝栏角斗红妆。

曲廊软幔娇难画,提起开元话。

杨妃带笑绽红鲜,不数阿姨粉面夜朝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虞美人 赋得一枝红牡丹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绿窗浓昼逢初夏,满院花都谢。
昨宵丝管醉沈香,重放一枝栏角斗红妆。
曲廊软幔娇难画,提起开元话。
杨妃带笑绽红鲜,不数阿姨粉面夜朝天。


白话文翻译:

在初夏的浓烈阳光下,绿窗前满院的花都已凋谢。
昨夜的丝竹乐声中,醉意弥漫着沈香,今天又重放一枝美丽的红牡丹,争妍斗艳。
曲廊中的软帷帐令人难以描绘,提到开元盛世,让人不禁思绪万千。
杨贵妃带着笑容绽放的红色花朵,难以与那阿姨的粉面相提并论,仿佛在夜晚的朝天中显得格外娇艳。


注释:

字词注释:

  • 虞美人: 此为词牌名,常用来写花卉、情感等主题。
  • 绿窗浓昼: 形容夏日午后的绿意盎然。
  • 丝管: 指丝弦乐器和管乐器,通常用于古代雅乐。
  • 沈香: 一种名贵的香料,常用于香料和熏香。
  • 栏角: 指栏杆的角落,这里引申为美丽的地方。
  • 杨妃: 杨贵妃,唐代著名的美人,以美貌和才情著称。

典故解析:

  • 开元: 指唐玄宗时期(712-756年)的开元盛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时期,文化艺术达到高峰。
  • 阿姨粉面: 可能指代某位美人,强调了杨贵妃的绝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清代诗人,生于江苏,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花鸟美景,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初夏之际,诗人通过盛开的红牡丹,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过去盛世的怀念,反映了社会生活的繁华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诗歌鉴赏:

《虞美人 赋得一枝红牡丹》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情感的诗作。诗人在初夏的浓烈阳光下,通过描绘花的凋谢与重放,表现出生命的流转与瞬息万变。开头描绘了一个初夏的午后,绿窗和满院花谢的景象,给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惆怅。接着,诗人用“昨宵丝管醉沈香”一句,带出夜晚的欢愉与醉意,表现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红牡丹作为诗中重要意象,是美丽与繁华的象征,诗人通过“重放一枝栏角斗红妆”的描写,表现出对生命的热爱与追求。曲廊软幔的描写,似乎让人感受到那种柔美的氛围,令人沉醉。最后提到杨贵妃,暗示了美丽与爱情的永恒,表现出对美的赞美与对过往时光的留恋。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巧妙地结合了自然与人文,既有花的美丽,也有历史的厚重,展现出诗人深刻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绿窗浓昼逢初夏,满院花都谢。”: 描绘初夏时节,窗外绿意盎然,院中的花却已凋零,表现出生命的无常。
  • “昨宵丝管醉沈香,重放一枝栏角斗红妆。”: 回忆昨夜的欢宴,醉意仍在,今天又看到新开的红牡丹,争奇斗艳。
  • “曲廊软幔娇难画,提起开元话。”: 曲廊中的帷幔柔美难以描绘,联想到开元盛世的繁华,增添了历史的深度。
  • “杨妃带笑绽红鲜,不数阿姨粉面夜朝天。”: 杨贵妃的笑容与红花相映成辉,突显她的绝世美丽,超越了其他美人。

修辞手法:

  • 比喻: “重放一枝栏角斗红妆”,将牡丹比作人般的争妍斗艳。
  • 拟人: “杨妃带笑绽红鲜”,赋予花朵以人的情感和神态。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如“曲廊软幔”与“提起开元话”。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的赞美,展现了生命的短暂与历史的辉煌,透过花的凋谢与重放,反映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牡丹: 象征着美丽与繁华,也代表着爱情与幸福。
  • 绿窗: 代表着生机与希望,是自然的象征。
  • 杨妃: 作为历史人物的象征,代表着绝世的美丽与才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绿窗浓昼”指的是什么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 “昨宵丝管醉沈香”中的“丝管”指的是什么?
    A. 书籍
    B. 乐器
    C. 餐具
    D. 服饰

  3. 诗中提到的“杨妃”是谁?
    A. 王异
    B. 张丽华
    C. 杨贵妃
    D. 西施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描写,如林黛玉所作的《葬花吟》。
  •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表现了对美的追求与自然的崇敬。

诗词对比:

  • 比较陈维崧的《虞美人》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但陈维崧更集中于花的意象,而李清照则更多地涉及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陈维崧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元曲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