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其二》

时间: 2025-01-27 04:06:47

雨余澹月流辉百。

泪洗姮娥面。

广寒宫殿锁千门。

也似长门深置度朝昏。

浮生飘忽风吹絮。

忍忆镫前语。

屏山重叠阻行云。

只倩姮娥分照两边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余澹月流辉百。泪洗姮娥面。广寒宫殿锁千门。也似长门深置度朝昏。浮生飘忽风吹絮。忍忆镫前语。屏山重叠阻行云。只倩姮娥分照两边人。

白话文翻译

雨后,淡淡的月光洒下百般光辉。泪水洗净了嫦娥的面容,广寒宫的殿宇锁住了千扇门,仿佛长门深深地阻隔了朝与昏。浮生如烟,随风而飘,难以忘怀的是那灯前的低语。屏山重重叠叠,遮挡了行云,只愿嫦娥能够分照两边的人。

注释

  • 雨余:雨后,指雨停之后。
  • 澹月:淡淡的月光。
  • 姮娥:嫦娥,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月宫女神。
  • 广寒宫殿:指月宫,嫦娥居住的地方。
  • 长门:比喻深邃的门,象征阻隔。
  • 浮生:人生如梦,变化无常。
  • 镫前语:指在灯前的低语,表达亲密的交谈。
  • 屏山重叠:形容山峦重重,阻挡视线,象征隔离。

典故解析

嫦娥奔月的故事源于古代神话,嫦娥因饮下不死之药而飞升月宫,成为月亮上的仙女。广寒宫是嫦娥的居所,象征孤独与寂寞。诗中提及的“浮生飘忽”,则反映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东,清代诗人,擅长词、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他的诗词往往情感细腻,语言优美,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嫦娥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虞美人 其二》是一首充满了清冷与孤独感的诗作。诗人在雨后的月光下,借助嫦娥的形象,表现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美好情感的渴望。开篇的“雨余澹月流辉百”便设定了诗的基调,月光清冷且柔和,似乎在映照着诗人的内心世界。接着通过“泪洗姮娥面”的意象,表现了嫦娥的孤独与无奈,寓意着诗人对情感的深切思索。

“浮生飘忽风吹絮”一语,巧妙地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比作风中的絮,强调了人生中难以把握的瞬间。最后两句“只倩姮娥分照两边人”,则是诗人对情感共有的渴望与期待,嫦娥的光辉希望能够照亮两边的人,传达出一种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雨余澹月流辉百”:雨后,淡淡的月光流淌,洒下点点光辉。
    • “泪洗姮娥面”:嫦娥的面容被泪水洗净,象征她的孤独与悲伤。
    • “广寒宫殿锁千门”:广寒宫的千扇门紧锁,象征着孤独与封闭。
    • “也似长门深置度朝昏”:长门深深阻隔了白天和黑夜,暗示着隔离与失落。
    • “浮生飘忽风吹絮”:人生变幻如风中的絮,难以把握。
    • “忍忆镫前语”:难以忘怀的是那在灯下的低语,承载着美好的记忆。
    • “屏山重叠阻行云”:重重的屏山阻挡了行云,暗示着孤独的阻隔。
    • “只倩姮娥分照两边人”:只希望嫦娥能够照亮两边的人,传达出对情感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风中的絮,强调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拟人:嫦娥的形象赋予了情感的化身,使得孤独感更加鲜明。
    • 对仗:全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孤独与美好情感的渴望,通过嫦娥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挣扎与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月亮:象征孤独、清冷,反映内心的情感状态。
  • 嫦娥:代表着美好但又孤独的情感,承载着对过往的怀念。
  • 雨后:象征着洗净与新生,但也暗示着孤独的延续。
  • 屏山:象征阻隔与孤独的环境,反映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雨余澹月流辉百”中的“澹”意指: A. 清澈
    B. 淡薄
    C. 明亮
    D. 黑暗

  2. “浮生飘忽风吹絮”这一句主要表达了: A. 生活的丰富
    B. 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C. 人生的美好
    D. 情感的甜蜜

  3. 诗中提到的“姮娥”是指: A. 月亮
    B. 妇女
    C. 星星
    D. 神话中的女神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汪东的《虞美人 其二》更加强调了情感的孤独感和对美好情感的渴求,而李白则在月光下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两者都以月亮为意象,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前者更含蓄,后者更直接。

参考资料

  • 《古代诗词鉴赏》
  • 《清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