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 游白鹿洞》

时间: 2025-02-04 15:29:28

作客南州秋复冬。

浪游寻白鹿,上高峰。

寂寞萧寺一声钟。

梅初放,流水自琤琮。

回首夕阳红。

欲将今古事,问苍穹。

迷津宝筏碧江空。

风悽紧,天外叫冥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重山 游白鹿洞
作客南州秋复冬。浪游寻白鹿,上高峰。
寂寞萧寺一声钟。梅初放,流水自琤琮。
回首夕阳红。欲将今古事,问苍穹。
迷津宝筏碧江空。风悽紧,天外叫冥鸿。

白话文翻译

在南方做客,秋天又转入冬天。我在浪游中寻找白鹿,攀登高峰。
寂静的寺庙里只有一声钟声。梅花刚刚开放,流水发出清脆的声音。
回头望去,夕阳映红了天际。我想将今古的事情,问问苍天。
迷失在水路上,宝筏在碧江上空荡荡。风声凄凄,天边传来冥鸿的叫声。

注释

  • 作客:在外地做客。
  • 南州:指南方的州,泛指南方地区。
  • 浪游:随意游玩、漫游。
  • 白鹿:象征着美好、稀有的事物。
  • 萧寺:寂静的寺庙。
  • 琤琮:流水发出的清脆声音。
  • 夕阳红:夕阳西下,映红了天空。
  • 迷津:迷失在水路上。
  • 宝筏:比喻珍贵的船只。
  • 冥鸿:指天外的鸿雁,象征着遥远的旅途与思念。

典故解析

  • 白鹿:在古代文人中,白鹿常被视为祥瑞和高洁的象征,常常出现在诗词中。
  • 梅花:梅花在中国文学中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常与冬季联系在一起。
  • 夕阳:夕阳常用来比喻人生的晚期,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 鸿雁:鸿雁代表远方的朋友或思念,也是迁徙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温树校,近代诗人,生于清末,活跃于民国时期。其诗风多受传统文化影响,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温树校的作品常常展现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人生的哲理探索。

创作背景

《小重山 游白鹿洞》创作于温树校游历南方之际,诗中描写了他在白鹿洞的游览感受,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在游历中感受到的宁静与孤独,与他对历史的思考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诗的深刻内涵。

诗歌鉴赏

这首《小重山 游白鹿洞》展现了诗人温树校在南方旅行时的感受,诗中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相互交融,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深邃的氛围。开篇以“作客南州秋复冬”引入,标志着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变化,诗人身处异乡,感受到时节的变迁。接着“浪游寻白鹿,上高峰”,表达了他在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白鹿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随着描写的深入,诗人来到“寂寞萧寺”,钟声的回响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给人以宁静与思考的空间。“梅初放,流水自琤琮”,梅花的刚刚开放与流水的清脆声响,暗示着生命的希望与自然的轮回。此时,夕阳的余晖照耀着大地,诗人不禁回首,思考历史与人生,心中涌起无尽的感慨。

最后两句“迷津宝筏碧江空。风悽紧,天外叫冥鸿。”则将诗意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在面对浩瀚的江水与无边的天空时,诗人感受到一种无根的漂泊,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无奈。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与内心情感的真切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哲理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作客南州秋复冬:在南方做客,秋天已转为冬天,表现出时光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
  2. 浪游寻白鹿,上高峰:指在自然中漫游,寻找美好与理想,象征着诗人的追求与向往。
  3. 寂寞萧寺一声钟:寂静的寺庙中响起钟声,增添了一种孤独与沉思的氛围。
  4. 梅初放,流水自琤琮:梅花刚刚开放,流水声清脆,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自然的美好。
  5. 回首夕阳红:夕阳映红了天际,诗人回首往昔,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
  6. 欲将今古事,问苍穹:想要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系,向苍天发问,表现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7. 迷津宝筏碧江空:在迷失的水路上,孤舟漂浮,象征着人生的孤独与无助。
  8. 风悽紧,天外叫冥鸿:凄冷的风声与天外鸿雁的哀鸣,增强了诗的情感力度,传达出诗人心中的孤独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白鹿比喻为理想与追求,增强了诗的意象。
  • 拟人:流水被描绘为发声,使自然有了生命。
  • 对仗:如“迷津宝筏碧江空”,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对理想的追求。诗人借助南方的自然景色,反映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哲理性与抒情性的融合。

意象分析

  • 白鹿:象征美好与理想,代表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表现出生命的希望。
  • 夕阳:象征人生的晚期,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永恒。
  • 鸿雁:象征远方的思念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游玩南方
    B. 对历史的思考
    C. 对理想的追求
    D. 孤独与迷茫

  2. “梅初放,流水自琤琮”中的“琤琮”指的是什么? A. 梅花的香气
    B. 清脆的流水声
    C. 风的声音
    D. 钟声

  3. 诗中提到的“白鹿”象征着什么? A. 现实
    B. 理想与美好
    C. 時間
    D. 生命的脆弱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描绘思乡情的经典作品。
  • 《夜泊牛津》 张继:表现孤独与思考的诗作。

诗词对比

  • 《游子吟》 王维:同样涉及游历与思乡,但更加直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早发白帝城》 李白:展现了旅途中的感受与自然景色。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现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