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 其五》

时间: 2025-02-04 15:31:29

朱颜绿发画图中。

丹砂长饮酒、醉溶溶。

前身王母旧青童。

干将佩,花锷散芙蓉。

羽峤有谁从。

蓬莱刚水浅、渡苍龙。

他年笑入杏花丛。

瀛洲近,折取一枝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重山 其五
朱颜绿发画图中。
丹砂长饮酒醉溶溶。
前身王母旧青童。
干将佩,花锷散芙蓉。
羽峤有谁从。
蓬莱刚水浅渡苍龙。
他年笑入杏花丛。
瀛洲近,折取一枝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容貌娇艳、头发如绿的女子,仿佛从画中走出。她长久饮酒,醉意朦胧。她的前身是王母的青童,身佩干将剑,花瓣如芙蓉散落。谁会跟随在羽峤之上?蓬莱的水面刚好可以浅浅渡过苍龙。将来我将笑着走入杏花的丛中,离瀛洲如此之近,折下一枝红花。

注释:

  • 朱颜:红润的脸庞,形容女子的美丽。
  • 绿发:绿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形容词,可能是指色彩的瑰丽。
  • 丹砂:一种矿物,古代常用作颜料,指醉酒状态。
  • 王母:指西王母,是中国神话中的女神,象征长生不老。
  • 干将:传说中的名剑,象征勇敢与豪情。
  • 羽峤:传说中的仙境,指代神仙居住的地方。
  •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象征着长生与逍遥。
  • 瀛洲:又是一个传说中的仙岛,常与蓬莱齐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毛奇龄(1602-1660),清代诗人,字子升,号阮亭。曾任职于官场,文学上颇有造诣,擅长诗词,尤其以描写自然和神话传说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是毛奇龄在追求长生与逍遥之际,描绘理想中的仙境和美好人生的表达。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神仙文化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小重山 其五》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人对美好与逍遥生活的向往。诗人以“朱颜绿发”的女子为引,象征着青春与活力,醉酒的状态则隐藏着对快意人生的渴望。接着提到“前身王母旧青童”,暗示了人与神的联系,以及人对长生不老的追求。诗中的意象如“干将佩”“羽峤”“蓬莱”等,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氛围,令人向往。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希望能够在杏花丛中欢笑,采撷一枝红花。这一系列意象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崇敬。整首诗流畅而富有音乐感,展现了毛奇龄诗风的细腻与优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朱颜绿发画图中”:描绘一位美丽的女子,仿佛画中走出。
  2. “丹砂长饮酒醉溶溶”:她常饮酒,陶醉于美好时光。
  3. “前身王母旧青童”:她的前身与王母有关,象征着神秘。
  4. “干将佩,花锷散芙蓉”:佩带名剑,花瓣如芙蓉般散落,展现美丽。
  5. “羽峤有谁从”:询问谁能追随那神仙之地。
  6. “蓬莱刚水浅渡苍龙”:形容蓬莱的水面,既近又浅。
  7. “他年笑入杏花丛”:未来梦想的生活,欢笑在花丛中。
  8. “瀛洲近,折取一枝红”:想象在仙岛之近,采撷红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比作画中人,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对仗工整,如“丹砂”“醉溶溶”。
  • 夸张:对蓬莱与仙境的描绘,强调了理想的美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流露出对逍遥自在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朱颜绿发:象征青春与美丽,代表对理想的追求。
  • 干将:象征勇气与豪情,强调个人追求的价值。
  • 蓬莱、瀛洲:代表理想的境界,象征着长生不老与逍遥自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朱颜绿发”指代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仙女
    C. 画家
    答案:A

  2. “前身王母旧青童”中的“青童”指的是?
    A. 小孩
    B. 仙童
    C. 神兽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蓬莱”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长生与逍遥
    C. 战争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王勃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诗词对比

  • 《庐山谣》与《小重山 其五》都描绘了自然美与理想境界,但《庐山谣》更侧重于自然景观的描绘,而《小重山 其五》则融入了更多对神秘与理想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史》
  • 《毛奇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