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 其一二五》

时间: 2025-04-22 16:10:57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己亥杂诗 其一二五
作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整个中国的生机都仰赖着风雷的激荡,然而万马齐喑的沉默实在令人感到悲哀。我劝上天重新振作,不要拘泥于一种格局,降下各类人才。

注释

字词注释:

  • 九州:指中国,古代对中国的称呼。
  • 生气:指生机、活力。
  • :依靠、依仗。
  • 风雷:比喻激荡的力量或气势。
  • 万马齐喑:形容沉默无声,毫无生气。
  • 可哀:令人悲哀,值得惋惜。
  • 劝天公:劝告上天。
  • 重抖擞:重新振作、激发活力。
  • 不拘一格:不拘泥于某一种格式或类型。
  • 降人才:让各种人才出现。

典故解析:
“九州”是古代对中国的称呼,象征着广大的土地和人民。“万马齐喑”出自古代诗歌,常用来形容社会的沉寂和无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1841),字佩弦,号香涛,晚号退庵,清代著名诗人、思想家,倡导变革。他的诗风清新而激昂,常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和时代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朝末年,正值社会动荡、改革呼声高涨的时期。龚自珍对此情势感到忧虑,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关切与希望。

诗歌鉴赏

该诗开篇以“九州生气恃风雷”点明了国家与社会的生机依赖于变革和力量,风雷象征着激荡和变化,暗示社会的希望与发展。接着“万马齐喑究可哀”则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沉闷状态的忧虑,反映出诗人对改革的迫切渴望。

“我劝天公重抖擞”则是诗人对上天的劝告,寄托了他对国家的期盼,表达了对人才涌现的渴望。“不拘一格降人才”一句,强调了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表达了对未来的乐观。

整首诗情感激昂,既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表现了龚自珍希望国家能够焕发新生的坚定信念和对人才的渴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九州生气恃风雷:生机与活力来源于变革的力量。
  • 万马齐喑究可哀:社会的沉寂和无声让人感到悲哀。
  • 我劝天公重抖擞:希望上天能再次振奋。
  • 不拘一格降人才:希望能够吸引和容纳不同类型的人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风雷”比作激荡的力量,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变革的必要性。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社会变革的渴望,强调了生机与人才的重要性,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关心与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九州:象征广阔的国家与人民。
  • 风雷:象征变革与力量。
  • 万马:象征社会的活力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九州”指的是哪一个国家?
    A. 日本
    B. 中国
    C. 韩国
    D. 越南

  2. “万马齐喑”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兴奋
    B. 悲哀
    C. 幸福
    D. 平静

  3. 下列哪一句反映了对人才的渴求?
    A. 九州生气恃风雷
    B. 我劝天公重抖擞
    C. 万马齐喑究可哀
    D. 不拘一格降人才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龚自珍与李白的作品均表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但龚自珍更注重对人才的渴望与社会变革的期待,而李白则更多表现了个人的豪情与壮志。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诗人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龚自珍诗文集》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