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 其一二二》

时间: 2025-04-27 06:25:43

六朝古黛梦中横,无福秦淮放棹行。

想见钟山两才子,词锋落月互纵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六朝古黛梦中横,无福秦淮放棹行。想见钟山两才子,词锋落月互纵横。

白话文翻译:

六朝时期的古老墨色在梦中交错,无缘在秦淮河上放船远行。想见钟山上的两位才子,他们的词句如同月光般交相辉映,互相纵横。

注释:

  • 六朝: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六个朝代(东吴、东晋、刘宋、南齐、南梁、南陈)时期的统称,文化繁荣。
  • 古黛:指古老的墨色,形容景色如同墨画般深邃。
  • 秦淮:指南京的秦淮河,以美丽的风景和文化名人著称。
  • 钟山:位于南京,是许多文人墨客吟咏的地方。
  • 词锋:指诗词的才华和技巧。
  • 落月:比喻月光的洒落,形容诗词的清丽与柔美。

典故解析:

  • 六朝:代表了中国南北朝时期文化的繁荣,尤其是文人雅士的盛行,常被后人歌颂。
  • 钟山:与许多文人墨客有关,历史上不少诗词描写过钟山的美景与才子佳人的故事。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龚自珍(1792-1841),字甫懿,号逸圃,晚号香圃。清代著名的诗人、思想家,他的作品常反映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龚自珍在此期间对历史的思考与个人理想的追求交织在一起,表现出对往昔文化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龚自珍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文化的深情追忆。开篇以六朝古黛作为引子,描绘出一种梦幻般的古代景象,给人以沉静的感觉。诗人接着提到秦淮河,暗示了一种无奈与渴望,似乎想要借船而行,却无福可享。这种对往昔闪光岁月的向往与现实的失落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最后,诗人通过对钟山的描绘,引入两位才子的形象,展现了文化的传承与交流,词锋如月,互相辉映,表现了文人间的友谊与才华的共鸣。整首诗情感深邃而又优雅,展现了龚自珍对人世沧桑的感慨与对文化传承的执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绘了六朝时期的文化风貌,古老的墨色如同梦中的景象,表现出一种历史感和文化的厚重。
    • 第二句:提到秦淮河,表明诗人对游历的渴望,同时“无福”二字表达了一种无奈。
    • 第三句:想见钟山的两位才子,表现了对文化交融的向往。
    • 最后一句:词锋如月,展现了文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形象生动。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词锋比作落月,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文人间的交流之美。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追思与对现实的无奈,同时展现出文人之间的情谊与才华的交融。

意象分析:

  • 六朝古黛:象征着历史的深厚与文化的传承。
  • 秦淮:代表了美好而又遗憾的生活。
  • 钟山才子:象征着文人的风采与才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六朝古黛指的是哪个时期的文化?

    • A) 唐代
    • B) 六朝
    • C) 宋代
  2. 诗中提到的“无福秦淮”意指什么?

    • A) 有幸游玩
    • B) 无缘游玩
    • C) 享受美景
  3. 词锋落月中的“落月”象征什么?

    • A) 诗词的清丽
    • B) 夜晚的黑暗
    • C) 皎洁的月光

答案:

  1. B) 六朝
  2. B) 无缘游玩
  3. A) 诗词的清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龚自珍与李白的作品都展现了对文化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慨,然而李白更多表现洒脱与豪放,而龚自珍则偏向于深思与怀旧。

参考资料:

  • 《龚自珍诗文集》
  • 《清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