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常泰寺》
时间: 2025-01-11 16:57: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常泰寺
作者: 顾珍 〔清代〕
儒道无盛衰,立教尚中正。
旁流及先释,往往出幻境。
岧岧长泰山,古寺历梯磴。
高阁何崔巍,留笠志名胜。
复有罗汉迹,凿空作佐证。
飞仙及化人,我亦疑未定。
或者解天巧,游戏偶乘兴。
不妨作狡狯,醒世使生敬。
老僧谈往事,附会惑观听。
怪事何所无,不语宪诸圣。
长廊古碑昏,苍然四山暝。
传闻任悠悠,栖迟爱玄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于儒道思想的反思与探讨,认为儒家和道家的教义并无盛衰之分,重视的是中正的立教。旁流的思想和释教的道理常常引导人们进入幻境。长泰山巍峨耸立,古寺历经岁月的磨砺,层层梯石通往高阁,那里留下了许多志士的名胜佳迹。古寺中还有罗汉的遗迹,表明这里曾有许多神奇的传说。飞仙与化人的故事让我心中仍然存有疑虑。或许是天意的巧妙安排,偶尔兴致来了便能够玩乐。即使作些狡黠的事情,也许能够唤醒世人对生活的敬重。老僧谈起往事,常常附会一些令人迷惑的见解。世间怪事何其多,圣贤之道又何必多言?长廊古碑已显昏暗,四周的山色变得苍茫。传闻如风,任其悠悠,我则沉静于这幽静玄妙之地。
注释:
- 儒道:指儒家和道家。
- 盛衰:繁荣与衰落。
- 旁流:旁支的思想流派。
- 岧岧:形容高耸的样子。
- 高阁:指高大的阁楼。
- 罗汉:佛教中的圣者。
- 飞仙、化人:指道教中飞升的神仙与化身。
- 狡狯:狡诈、机灵。
- 老僧:指寺庙中的老和尚。
典故解析:
- 罗汉:在佛教中,罗汉是指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位的人,象征着修行的成功与超脱。
- 飞仙、化人:这两者在道教中常常被提及,表示对于神秘力量的追求与信仰,象征着人们对超凡脱俗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珍,清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著称。他的诗歌作品多以哲理性和抒情性为特点,常常融入个人思考与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清代,时期的文化氛围充满了儒道思想的交融与冲突。诗人在常泰寺的游历中,感受到古寺的宁静与历史的厚重,借此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题常泰寺》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思索的古诗,诗人通过对常泰寺的描写,展现了其对儒道思想的深入思考。诗中提到“儒道无盛衰”,让人反思传统文化的价值不在于其外在的流行程度,而在于其内在的中正与和谐。接着,诗人描绘了长泰山的雄伟与古寺的沧桑,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深邃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与人文历史的交融。
诗中提到的“老僧谈往事”,则是对传统智慧的传承与反思。古寺的沉稳与历史的悠长,使得诗人对人生、对信仰的思考更加深入。诗歌最后以“传闻任悠悠,栖迟爱玄静”结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选择内心的宁静与对玄妙事物的喜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儒道无盛衰:表明儒道思想的恒久性。
- 立教尚中正:强调教义应以中正为重。
- 岧岧长泰山:描绘长泰山的高大。
- 古寺历梯磴:描述古寺的历史与层次。
- 高阁何崔巍:感叹高阁的巍峨。
- 复有罗汉迹:提到寺中留下的罗汉痕迹。
- 飞仙及化人:表达对超凡力量的疑惑。
- 不妨作狡狯:提倡灵活机智的生活方式。
- 老僧谈往事:老僧的故事引发思考。
- 怪事何所无:世间奇事无所不在。
- 长廊古碑昏:古碑的昏暗象征历史的沉重。
- 传闻任悠悠:让传闻随风而去,追寻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飞仙及化人”,将人对神秘的向往与追求进行了形象化。
- 拟人:长廊古碑的“昏”,使得无生命的事物具备了情感。
主题思想:本诗探讨了儒道文化的深远意义,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泰山:象征自然的伟大与历史的厚重。
- 古寺:代表着信仰与文化的传承。
- 飞仙、化人:象征着对超脱与自由的追求。
- 老僧:代表着智慧与经验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本诗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A) 传统文化的衰落
B) 儒道文化的价值
C) 自然的壮丽 -
诗中提到的“老僧”代表什么? A) 年轻人
B) 经验与智慧的象征
C) 忘记历史的人 -
诗中“飞仙及化人”体现了诗人对什么的疑惑? A) 生活的意义
B) 超自然的信仰
C) 社会的变迁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中与幽人对酌》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中与幽人对酌》:同样描绘山水自然,表现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 李白的《庐山谣》:以雄伟的山景为背景,表达洒脱与奔放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解析》
- 《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