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见月》

时间: 2025-04-29 00:12:37

去年中秋月,团团上林薮。

文士两三人,竟夕坐相守。

精光浮白空,谁见虾蟆丑。

觞酌杂歌吟,待得下高柳。

今年中秋月,辉辉入窗牖。

照我如有期,怪我尊无酒。

月是去年月,不复去年友。

人生如风花,聚散良不偶。

贤愚与贵贱,肉骨同一朽。

我今见明月,再拜复稽首。

侧闻古老言,此言岂虚有。

正秋三五满,万里绝纤垢。

玉兔捣神药,服之寿长久。

我无周生术,安得月在手。

天梯邈难攀,中扃欲成疚。

万方浩漫漫,月轮又西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中秋见月
作者: 马臻 〔元代〕

去年中秋月,团团上林薮。
文士两三人,竟夕坐相守。
精光浮白空,谁见虾蟆丑。
觞酌杂歌吟,待得下高柳。

今年中秋月,辉辉入窗牖。
照我如有期,怪我尊无酒。
月是去年月,不复去年友。
人生如风花,聚散良不偶。

贤愚与贵贱,肉骨同一朽。
我今见明月,再拜复稽首。
侧闻古老言,此言岂虚有。
正秋三五满,万里绝纤垢。

玉兔捣神药,服之寿长久。
我无周生术,安得月在手。
天梯邈难攀,中扃欲成疚。
万方浩漫漫,月轮又西走。

白话文翻译

去年的中秋月,圆圆的悬挂在上林的草丛中。
几位文士,整夜坐在一起,互相陪伴。
皎洁的月光照耀着空旷的夜空,谁还会见到那丑陋的蛤蟆呢?
举杯畅饮,歌声与乐声交织,等待着下高柳的时光。

今年的中秋月,明亮地照进窗户。
照得我仿佛在等候某个约定,偏偏我这里没有酒。
月亮与去年相同,却再没有去年的朋友。
人生就像风中的花朵,聚散都是偶然。

无论贤者愚者,富贵贫贱,最终都要归于腐朽。
我如今见到明月,恭敬地拜首。
听说古人的话,这话难道是虚构的吗?
正值秋天的十五,万里无尘污。

玉兔在捣药,吃了之后可以长寿。
我没有周生的术法,怎能把月亮握在手中?
天梯遥不可攀,内心的愧疚难以消除。
无边的天地,明月又向西方走去。

注释

  • 上林薮:古代皇家园林,意指幽静的地方。
  • 虾蟆:指蛤蟆,诗中用以形容丑陋的生物。
  • 觞酌:举杯饮酒。
  • 尊无酒:指酒杯里没有酒。
  • 贤愚与贵贱:指无论聪明与愚笨,富贵或贫贱。
  • 周生术:周生指周公,术法即长生不老的法门。
  • 天梯:比喻通往高处的道路,形容理想或追求的艰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臻,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尤其善于描绘月亮和秋天的意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中秋节,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友谊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在这佳节之际,诗人借月抒情,展现出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中秋见月》是一首充满感伤与哲理的诗,诗人在中秋佳节的夜晚,借月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思索。开篇以去年中秋的情景为引,描绘了与友人共度佳节的温馨场景,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发现月亮依旧,而人事却已全然不同。月亮作为象征,既代表了时间的流逝,也映射出诗人对友情的渴望与失落。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写,反思了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无论贤者愚者,最终都无法逃脱生命的腐朽,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叹。同时,玉兔捣药的意象引入了长生不老的追求,但诗人自嘲没有这等本领,暗示了对理想的无奈与渴望。整首诗在抒情中透出哲理,让人深思,展现了马臻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细腻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去年中秋月,团团上林薮。
    去年的中秋月亮高悬,照亮了上林的草丛。

  2. 文士两三人,竟夕坐相守。
    几位文人整夜守候在一起,享受着这个美好的时光。

  3. 精光浮白空,谁见虾蟆丑。
    明亮的月光照耀着空中,谁还会去注意那丑陋的蛤蟆呢?

  4. 觞酌杂歌吟,待得下高柳。
    举杯畅饮,歌声与乐声交错,等待着时间的流逝。

  5. 今年中秋月,辉辉入窗牖。
    今年的中秋月亮明亮地照进了我的窗户。

  6. 照我如有期,怪我尊无酒。
    月光照得我仿佛在等待某个约定,但我这里却没有酒。

  7. 月是去年月,不复去年友。
    这月亮还是去年的月亮,却再也没有去年的朋友了。

  8. 人生如风花,聚散良不偶。
    人生就像风中的花朵,聚散都是偶然的。

  9. 贤愚与贵贱,肉骨同一朽。
    无论是聪明还是愚蠢,富贵或贫贱,最终都会归于腐朽。

  10. 我今见明月,再拜复稽首。
    我再次见到明月,恭敬地拜首。

  11. 侧闻古老言,此言岂虚有。
    我听说古人的话,这话难道是虚构的吗?

  12. 正秋三五满,万里绝纤垢。
    正值秋天的十五,万里无尘污。

  13. 玉兔捣神药,服之寿长久。
    玉兔在捣药,吃了之后可以长寿。

  14. 我无周生术,安得月在手。
    我没有周生的术法,怎么能把月亮握在手中?

  15. 天梯邈难攀,中扃欲成疚。
    天梯遥不可攀,内心的愧疚难以消除。

  16. 万方浩漫漫,月轮又西走。
    无边的天地中,明月又向西方走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风中的花,表达无常与脆弱。
  • 对仗:如“贤愚与贵贱,肉骨同一朽”,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月亮和玉兔被赋予了人性,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友谊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在月亮的映照下,诗人与自然、与过往、与自我进行深刻的对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友谊的缺失。
  • 高柳:象征等待与希望。
  • 玉兔:代表长生不老的愿望与追求。
  • 天梯:象征理想与追求的高远与艰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中秋节的明月象征着什么? A. 友谊的持久
    B. 时间的流逝
    C. 财富的积累
    D. 自然的美丽

  2. 诗中提到的“贤愚与贵贱,肉骨同一朽”意思是? A. 人的智商与财富无关
    B. 人生的最终归宿都是一样的
    C. 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D. 只有聪明人才会成功

  3. 诗人对今年的中秋月有什么感受? A. 期待与友人的相聚
    B. 对往昔的怀念与失落
    C.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 对孤独的反思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表达了对月亮的思考与对友人的思念,但更加强调了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 《静夜思》:表达了思乡之情,情感更加直接,语气也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去年中秋月,团团上林薮。下一句是什么

文士两三人,竟夕坐相守。上一句是什么

文士两三人,竟夕坐相守。下一句是什么

精光浮白空,谁见虾蟆丑。上一句是什么

精光浮白空,谁见虾蟆丑。下一句是什么

觞酌杂歌吟,待得下高柳。上一句是什么

觞酌杂歌吟,待得下高柳。下一句是什么

今年中秋月,辉辉入窗牖。上一句是什么

今年中秋月,辉辉入窗牖。下一句是什么

照我如有期,怪我尊无酒。上一句是什么

照我如有期,怪我尊无酒。下一句是什么

月是去年月,不复去年友。上一句是什么

月是去年月,不复去年友。下一句是什么

人生如风花,聚散良不偶。上一句是什么

人生如风花,聚散良不偶。下一句是什么

贤愚与贵贱,肉骨同一朽。上一句是什么

贤愚与贵贱,肉骨同一朽。下一句是什么

我今见明月,再拜复稽首。上一句是什么

去年中秋月,下一句是什么

团团上林薮。上一句是什么

团团上林薮。下一句是什么

文士两三人,上一句是什么

文士两三人,下一句是什么

竟夕坐相守。上一句是什么

竟夕坐相守。下一句是什么

精光浮白空,上一句是什么

精光浮白空,下一句是什么

谁见虾蟆丑。上一句是什么

谁见虾蟆丑。下一句是什么

觞酌杂歌吟,上一句是什么

觞酌杂歌吟,下一句是什么

待得下高柳。上一句是什么

待得下高柳。下一句是什么

今年中秋月,上一句是什么

今年中秋月,下一句是什么

辉辉入窗牖。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