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早雁》
时间: 2025-01-11 14:17: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初鸿有馀音,老眼无远光。
登楼望不极,但见天青苍。
朝飞秋日短,暮宿秋水长。
不知从此去,早晚到衡阳。
衡阳有故人,书札不可将。
木末避矰缴,云边足鹰扬。
中途多苦辛,羽翮能无伤。
望尔三春归,依旧到吴乡。
白话文翻译:
初秋的鸿雁发出余音,年老的眼睛却看不远。
我登上楼望去,视野无边,只见天色青苍。
早晨的飞行在秋日里变得短暂,傍晚的栖息在秋水旁却显得漫长。
不知从此去,早晚会到衡阳。
衡阳有我故交,书信却无法寄送。
在树梢上躲避弓箭,云端中自由翱翔的鹰。
途中多有艰苦与辛劳,羽翼又怎能不受伤?
希望你在三春时节归来,依旧能到达吴乡。
注释:
- 鸿:指鸿雁,象征远行和思念。
- 馀音:余音,指鸿雁的鸣叫声。
- 老眼无远光:年老的眼睛看不远,暗示对未来的迷茫。
- 登楼:登高望远,表现诗人渴望了解远方的情感。
- 衡阳:地名,表示思念故友之地。
- 矰缴:弓箭,象征危险和挑战。
- 羽翮:鸟的羽毛,象征自由和飞翔的能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马臻,元代诗人,作品多描绘自然和人情,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秋季,正值鸿雁南飞之时,诗人通过描绘鸿雁的迁徙表达自己对故友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思考。
诗歌鉴赏:
《闻早雁》以鸿雁的鸣叫引入,诗人在清晨的楼台上眺望,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遥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内心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首句“初鸿有馀音”开篇即引人入胜,鸿雁的声音唤起了对故人的回忆,而“老眼无远光”则表现出诗人的无奈与苍老。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对比“朝飞秋日短,暮宿秋水长”,表现出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进而流露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独特,结合了鸟类的自由与人的羁绊,构建出一种既清新又忧伤的氛围。最后两句“望尔三春归,依旧到吴乡”则表达了对友人归来的期待,也是一种对生命美好未来的希冀。诗歌在表达情感上深沉而细腻,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思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初鸿有馀音:初秋时节,鸿雁发出余音,象征着旅途的开始。
- 老眼无远光:老年的眼睛视野有限,暗示对未来的迷茫。
- 登楼望不极:登高望远,但视野受限,反映出诗人对远方的渴望。
- 但见天青苍:只能看到辽阔的天空,表现出一种无奈。
- 朝飞秋日短:早晨的飞行时间短暂,象征人生的短暂。
- 暮宿秋水长:黄昏时水边的栖息时间漫长,暗示对孤独的感受。
- 不知从此去:不清楚未来的去向,表现出对命运的无奈。
- 早晚到衡阳:期待最终抵达故乡衡阳,寄托对故友的思念。
- 衡阳有故人,书札不可将:虽有故友,但无法寄信,显得更加孤独。
- 木末避矰缴:树梢躲避箭矢,象征生活中的危险。
- 云边足鹰扬:云中有鹰飞翔,象征自由与追求。
- 中途多苦辛:行程中充满艰辛与挑战。
- 羽翮能无伤:羽翼如何能不受伤,暗示生命的脆弱。
- 望尔三春归:期待友人在春天归来,表现出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 依旧到吴乡:无论如何希望回到故乡吴乡,表现出对故土的眷恋。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鸿雁比作思念的寄托,表现出情感的深邃。
- 对仗:如“朝飞秋日短,暮宿秋水长”,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拟人:赋予自然界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友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结合自然景象,展现出孤独与希望的交织。
意象分析:
- 鸿雁:象征着思念与远行,寄托了对友人的情感。
- 青苍的天空:代表广阔与无边,表现出诗人的渴望与无奈。
- 秋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同时也表现出宁静的美。
- 吴乡:故乡的象征,寄托了对归属感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初鸿有馀音”中的“鸿”指的是什么?
- A. 兔子
- B. 鸿雁
- C. 鹰
- D. 燕子
-
诗人描述的“秋水”象征着什么?
- A. 春天的生机
- B. 时间的流逝
- C. 友人的归来
- D. 生命的繁荣
-
诗中“望尔三春归”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期待?
- A. 自己的归来
- B. 友人的归来
- C. 自然的变化
- D. 生活的富足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 《登高》 杜甫
- 《秋夕》 杜甫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马臻的《闻早雁》更侧重于表达对友人的思念,而李白则是在描绘壮丽景色的同时,表达对历史的感慨。两首诗都运用了自然意象,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