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春夜月 午日次子珍韵》
时间: 2025-01-11 17:15: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湘春夜月 午日次子珍韵
樊增祥 〔清代〕
镇无聊,琐窗闲炷檀沈。
已是黍梦温时,浑未散轻阴。
一样斗茶萧寺,算去年花下,
不似而今。甚小楼前后,
迷藏一晌,没处追寻。
微吟秀句,宫罗昨赐,
花醑新斟。夺锦年华,偏忆得
楚乡烟水,长耗归心。
红榴镜阁,怎禁他十度春深。
数旧梦剩白团扇底,江花一剪,
曾照罗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一个闲适的午后,靠在窗边独自沉思的情景。诗人感叹时光如白驹过隙,往昔的美好梦境依然萦绕心头,却又无法完全消散。回忆起去年在茶馆里的欢聚时光,感慨如今的孤独与渴望。小楼前后,心中思绪纷乱,似乎无处可寻。吟咏着往日的美丽诗句,怀念着宫廷雅致的生活,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尽管时光荏苒,春天的气息却依旧萦绕在心头。最后,诗人回忆起往昔,似乎在白团扇下的旧梦中,映照出江南花朵的美丽。
注释
- 镇无聊:意为心中无聊,感到孤寂。
- 琐窗闲炷檀沈:琐窗即小窗,炷檀沈指点燃檀香,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黍梦:指古代的美好梦境,黍是指一种谷物,常用来比喻富饶的生活。
- 斗茶萧寺:斗茶是指品茶,萧寺可能指某个清幽的寺庙。
- 宫罗:指宫廷中的绸缎,象征着华美的生活。
- 楚乡烟水:指故乡的江南水乡,烟水朦胧,风景如画。
- 红榴镜阁:象征着美丽的女子或往日的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樊增祥,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他的作品往往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湘春夜月》创作于作者生活中的某个闲暇时光,反映了诗人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对现状的反思。时代背景是清代,社会动荡与个人生活的对比,使得诗人的情感愈发显得珍贵。
诗歌鉴赏
《湘春夜月》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思念与孤独的午后,展现了他对往昔的美好记忆的追溯。诗中通过琐窗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悲凉的氛围。诗人在回忆中感受到了时间的无情,尽管想要追寻昔日的欢愉,但现实的孤独感却愈加显著。
诗中多处提到的“斗茶”“宫罗”“楚乡烟水”等意象,既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他对故乡与过往的深切怀念。尤其是“夺锦年华”一句,强调了岁月的流逝与青春的易逝,令人感慨不已。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又富有韵味,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浓厚的情感,使得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体会到那份深沉的思念与孤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镇无聊,琐窗闲炷檀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聊与孤独,窗边点燃檀香,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
- 已是黍梦温时,浑未散轻阴:虽已是温暖的时节,但往昔的美好梦境仍未消散,反映出诗人对过去的留恋。
- 一样斗茶萧寺,算去年花下,不似而今:回忆起去年在茶馆的欢聚,感受与现状的对比,表现出对往日的怀念。
- 甚小楼前后,迷藏一晌,没处追寻:在小楼前后徘徊,心中思绪纷乱,似乎找不到追寻的方向。
- 微吟秀句,宫罗昨赐,花醑新斟:吟咏着往日的诗句,回忆起华美的生活,感受到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 夺锦年华,偏忆得楚乡烟水,长耗归心: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 红榴镜阁,怎禁他十度春深:对美丽的女子或往日恋情的怀念,感慨春天的无情。
- 数旧梦剩白团扇底,江花一剪,曾照罗襟:旧梦如同白团扇下的回忆,映照着过去的美丽,令人心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夺锦年华”比喻岁月的流逝,生动形象。
- 拟人:将时间拟人化,表现出对它的感慨。
- 对仗:如“红榴镜阁,怎禁他十度春深”,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状的孤独感。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的深刻体悟,展现了人对时间、记忆与爱情的无奈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琐窗:象征孤独与寂静。
- 黍梦:象征美好的回忆与生活。
- 斗茶:代表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 楚乡烟水:象征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
- 红榴镜阁:象征美好的爱情与青春。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也使得情感更加深刻,体现了文化的底蕴与个人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琐窗”指的是? A. 大窗
B. 小窗
C. 镜子
D. 门 -
“夺锦年华”中“锦”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花
B. 华美的生活
C. 年轻的心
D. 繁华的城市 -
诗人对“楚乡烟水”的感情是什么? A. 喜欢
B. 恨
C. 思念
D. 无所谓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与《春江花月夜》相比,樊增祥的《湘春夜月》更为细腻,情感更为私密,侧重于个人的内心感受,而《春江花月夜》则是对自然景色的宏观描绘,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樊增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