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莲 除夕靖州作》
时间: 2025-01-11 09:58: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双头莲 除夕靖州作
作者: 易顺鼎 〔清代〕
马足鸡声,便忘却人间,悤悤甲子。
灯亭爆市。向暗里唤醒,倦游心事。
闲对绿酒红炉,正霜寒如水。
还料是。梦醒江南,梅花夜深无睡。
算只骚客多情,向尊前犹恋,冷吟滋味。
花明柳脆。怕从此不肯,伴侬憔悴。
漫把一箭年芳,付天涯孤骑。
凭检理。半箧红词,春愁又起。
白话文翻译
马蹄声和鸡鸣声,让我忘却了人间的烦恼,时光悄然流逝。
灯火辉煌的街市,仿佛在黑暗中唤醒我疲惫的心情。
我悠闲地对着绿酒和红炉,正如霜寒如水般的寒冷。
我仍然想,梦醒在江南,梅花夜深时我无法入睡。
算起来,只有我这个多情的骚客,仍在酒前留恋,冷吟着那味道。
花儿明艳,柳树脆弱,怕是从此不再愿意陪伴我,令我憔悴。
我漫无目的地把这美好的年华,交给那天涯的孤独骑士。
只希望能理清思绪,然而半箧红词,春愁又再次涌起。
注释
- 马足鸡声:马蹄声和鸡鸣声,象征着除夕的热闹景象。
- 悤悤甲子:悤悤,意为慢慢地,甲子为六十年,表达人生漫长的感慨。
- 灯亭爆市:灯火辉煌的市集,象征着节庆的繁华。
- 倦游心事:心中满是疲惫的游子情思。
- 绿酒红炉:指酒和炉火,营造出温暖、闲适的氛围。
- 梅花夜深无睡:梅花象征着坚韧与孤独,夜深时的无眠引发思考。
- 骚客多情:骚客多情,形容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受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易顺鼎(约1650-约1730),清代诗人,以词作著称,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作于除夕,正值辞旧迎新的时刻,诗人借此表达对过去一年生活的回顾与对未来的期盼,夹杂着思乡之情与孤独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时分的浓厚氛围,同时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伤。开头通过“马足鸡声”勾勒出节日的热闹场景,随后却在“倦游心事”中表现出一种心灵的疲惫和对过往的反思。诗人在与绿酒红炉的闲适中,感受到霜寒如水的冷意,象征着内心的孤寂与不安。
“梦醒江南,梅花夜深无睡”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深夜无法安眠,思绪万千,仿佛在与梅花对话,梅花在寒冬中顽强盛开,正如他在孤独中寻求生存的意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节日的繁华与个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哲理:在喧嚣的外表下,内心的孤独与思考才是最真实的存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马足鸡声:描绘节日的热闹,象征着生活的嘈杂。
- 便忘却人间,悤悤甲子:在热闹中,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无奈。
- 灯亭爆市:灯火辉煌,生动描绘出市集的繁华。
- 向暗里唤醒,倦游心事:在热闹中,仍不能摆脱心中的疲惫。
- 闲对绿酒红炉:描绘出一种温暖的闲适状态。
- 正霜寒如水:暗示内心的冷清与孤独。
- 梦醒江南,梅花夜深无睡:对江南的思念以及夜深时的孤独。
- 算只骚客多情:自觉多情的骚客,意味着情感的敏感与脆弱。
- 冷吟滋味:在孤独中吟唱,隐含对生活的思考。
- 花明柳脆:描绘春天的美好与脆弱。
- 怕从此不肯,伴侬憔悴:表达对未来伴侣的担忧。
- 漫把一箭年芳,付天涯孤骑:把美好的时光交给孤独,暗示对未来的无奈。
- 凭检理:希望理清思绪,但却无法做到。
- 半箧红词,春愁又起:对往事的追忆与春愁的再度涌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霜寒如水”,暗示内心的冷清。
- 拟人:梅花的描写,赋予其生命与情感。
- 对仗:如“绿酒红炉”,形成和谐的音韵。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节日的热闹与个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马足:象征着节日的热闹与生活的疾速。
- 鸡声:代表着清晨与新年的开始。
- 绿酒红炉:营造出温暖、静谧的气氛。
- 梅花:象征坚韧与孤独。
- 春愁:表达对生活的忧虑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马足鸡声”象征什么?
- A. 自然景色
- B. 节日的热闹
- C. 个人情感
-
“梦醒江南”中的“江南”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饮品
- B. 地方名
- C. 一种情感
-
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
- A. 乐观
- B. 无奈
- C. 忽视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同样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与思考。
- 《春夜喜雨》(杜甫):描绘自然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两首诗都展现了诗人孤独的内心世界,但易顺鼎更偏向于对生活现状的反思,而李白则是对饮酒作乐的洒脱姿态。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