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西平》

时间: 2025-01-11 08:16:59

升真天,溪九曲,岭千重。

青巉巉、云外芙蓉。

谁携蜡屐,踏遍三十六高峰。

只恐那、幔亭宝座尽苔封。

钧天奏,乾鱼祀,今寂寂,昔隆隆。

问篯铿、二子朦胧。

云裀霞褥,迢遥清夜宴秋风。

曾孙醉后,但无情、云雨西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升真天,溪九曲,岭千重。青巉巉云外芙蓉。谁携蜡屐,踏遍三十六高峰。只恐那幔亭宝座尽苔封。钧天奏,乾鱼祀,今寂寂,昔隆隆。问篯铿二子朦胧。云裀霞褥,迢遥清夜宴秋风。曾孙醉后,但无情云雨西东。

白话文翻译:

升真天,溪水蜿蜒曲折,山岭层峦叠嶂。青色的山峰在云外如同芙蓉盛开。是谁穿着蜡屐,走遍了三十六座高峰?唯恐那幔亭和宝座都被苔藓覆盖。天际的乐声,昔日的祭祀,如今都是寂静,往日的辉煌已成过往。问那篯铿的二位朋友,是否也感到迷茫。云帷霞被,遥远的清秋夜晚,微风中宴饮。曾孙沉醉后,却只剩无情的云雨在东流西逝。

注释:

  • 升真天:指道教所称的“真天”,即至高无上的天空。
  • 蜡屐:一种木屐,常用于登山。
  • 三十六高峰:指代险峻的山峰,具体指的是某一山脉的特点或数量。
  • 幔亭宝座:指一种华丽的座位,常用于古代的祭祀或宴会。
  • 钧天:指天上的神灵或神秘的天。
  • 篯铿:指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可能暗指某种音乐或文化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求可(约1640-约1700),清代诗人,字宗道,号宗光,江苏人。他的诗作多表现山水之美,情感细腻,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与思考。

诗歌鉴赏:

《上西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诗中用字精巧,意象丰富。开篇以“升真天”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高远的氛围,接着描绘出蜿蜒的溪流和重叠的山岭,呈现出一种宁静而广阔的自然景观。青巉巉的山峰在云外如同盛开的芙蓉,既有视觉的美感,又蕴含了诗人的思考与怀念。

接下来的“谁携蜡屐,踏遍三十六高峰”,以问句形式引发读者思考,诗人似乎在追问自己的心灵归处,表达了对探索与冒险的渴望。诗中提到的“幔亭宝座尽苔封”,则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过往的辉煌被遗忘,诗人对历史的感慨让人深思。

最后,诗人以“曾孙醉后,但无情云雨西东”收尾,展现了一种无奈与失落感,似乎在说即使曾经醉心于自然与文化,最终仍旧要面对现实的无情。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交错,表现出对生命与时间的沉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升真天,溪九曲,岭千重:描绘神秘的天空与蜿蜒的溪流、重叠的山峦,展现自然的壮丽。
  2. 青巉巉云外芙蓉:形容青山如芙蓉般美丽,突出自然之美。
  3. 谁携蜡屐,踏遍三十六高峰:以问句形式引出对探险的渴望与对未知的向往。
  4. 只恐那幔亭宝座尽苔封:表达对历史与辉煌的遗憾,暗示时间的流逝。
  5. 钧天奏,乾鱼祀,今寂寂,昔隆隆:对比过去与现在,反映出历史的沧桑。
  6. 问篯铿二子朦胧:引入对友人的问候,暗示对知音的希望与追求。
  7. 云裀霞褥,迢遥清夜宴秋风:描绘秋夜的宴会,营造一种浪漫而宁静的氛围。
  8. 曾孙醉后,但无情云雨西东:最后以无情的自然景象作为结尾,传达一种人生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巉巉云外芙蓉”,将青山比作芙蓉,形象生动。
  • 对仗:如“今寂寂,昔隆隆”,形成鲜明对比,强调时间的变化。
  • 拟人:将自然景观赋予人性,增加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展现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与时光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升真天:象征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溪九曲:象征人生的复杂与蜿蜒。
  • 三十六高峰:象征挑战与探索精神。
  • 幔亭宝座:指代过往的荣耀与辉煌。
  • 云裀霞褥:象征浪漫与宁静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升真天”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道教的理想境界
    • C) 一种乐器
    •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蜡屐”是什么?

    • A) 一种酒
    • B) 一种鞋
    • C) 一种乐器
    • 答案:B
  3. “钧天奏,乾鱼祀”反映了什么?

    • A) 现代生活
    • B) 传统祭祀文化
    • C) 自然现象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观,但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和谐。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色表达情感,但陆求可的《上西平》更注重对历史与文化的反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

以上内容提供了对陆求可《上西平》的全面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作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