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女儿令》

时间: 2025-01-27 03:34:30

眼细眉长。

宫样梳妆。

靸鞋儿走向花下立著。

一身绣出,两同心字,浅浅金黄。

早是肌肤轻渺,抱著了、暖仍香。

姿姿媚媚端正好,怎教人别后,从头仔细,断得思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好女儿令
作者: 欧阳修

眼细眉长。宫样梳妆。靸鞋儿走向花下立著。一身绣出,两同心字,浅浅金黄。早是肌肤轻渺,抱著了暖仍香。姿姿媚媚端正好,怎教人别后,从头仔细,断得思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年轻女子的美丽形象,眼睛细长,眉毛修长;她的发型宛如宫中女子的梳妆。她穿着靸鞋,走到花下静立。身上的绣花衣裳上绣有两个心字,色彩淡雅的金黄。她的肌肤如同轻纱般轻盈,温暖的体香依然萦绕。她的姿态妩媚端庄,令人心动。离别之时,怎能不细细思量、不断回忆她的美好?


注释:

  • 眼细眉长:形容女子的眼睛细长,眉毛修长,突显她的美丽。
  • 宫样梳妆:比喻女子的发型如同宫女般精致。
  • 靸鞋儿:指一种传统的女鞋,通常用于表示女子的娇媚。
  • 两同心字:在衣服上绣有两个心字,象征情侣间的心心相印。
  • 浅浅金黄:形容颜色淡雅、柔和。
  • 肌肤轻渺:形容肌肤轻如羽毛,细腻柔软。
  • 姿姿媚媚:描述女子的姿态妩媚,妥帖动人。

典故解析:

此词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描绘的女子形象常见于古代诗词,表现了对女性美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擅长诗、文、词、赋。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好女儿令》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经济文化繁荣,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得到重视。诗中描绘的女子形象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女性美的向往。


诗歌鉴赏:

《好女儿令》是一首优美的词作,展现了女性的婉约与美丽。开头的“眼细眉长”便立即勾勒出女子的形象,细致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脱俗的美。接着通过“宫样梳妆”进一步展示了她的精致,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古典的宫廷环境,增强了词作的意境。

词中对女子的服饰、姿态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欧阳修对女性优雅气质的赞美之情,尤其是“靸鞋儿走向花下立著”,既描绘了她的行动,又隐含了她的娇媚。诗人用“心字”象征着爱情,传达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离别之时的思量让人感受到情感的深度和复杂。

整体而言,此词不仅是一幅美丽的女子图画,更是对爱情与别离深刻的思考。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词句,使其成为宋代词坛上的经典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眼细眉长:描绘女子的五官,既传达出美丽,又引起读者的好奇。
  2. 宫样梳妆:形容女子的发型精致,暗示她的身份与气质。
  3. 靸鞋儿走向花下立著:女子走近花朵,象征着青春与自然的和谐。
  4. 一身绣出,两同心字:服饰中绣有的心字暗示爱情的美好。
  5. 浅浅金黄:色彩的运用使得形象更为生动。
  6. 早是肌肤轻渺,抱著了暖仍香:肌肤的柔软与香气,表现出女子的魅力。
  7. 姿姿媚媚端正好:强调女子的仪态,令人心动。
  8. 怎教人别后,从头仔细,断得思量:离别后的思念和细腻的回忆,传递出情感的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宫样”比喻女子的美丽,增强了形象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词的结构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美丽女子的描绘,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与思念,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离别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眼细眉长:体现美丽与生动。
  • 靸鞋儿:象征娇媚与优雅。
  • 心字:象征爱情与情感的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女子的五官特征是?

    • A. 眼细眉长
    • B. 像花一样
    • C. 笑容可掬
  2. “两同心字”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爱情
    • C. 家庭
  3. 诗人对女子的整体评价是?

    • A. 丑陋
    • B. 美丽
    • C. 平庸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描写的女性形象。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展现女性的情感与思念。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欧阳修的词作更多地聚焦于女性的美丽与情感,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欧阳修传》

以上是对《好女儿令》的详细解析和鉴赏,希望对你理解该诗有所帮助。